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护理干预在缩短胃肠道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应用效果

    钟雪梅
    157,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缩短胃肠道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方法 选取60例腹腔镜手术的胃肠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调查胃肠道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并对实施前后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采取措施后胃肠道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由实施前的55.2小时提前到20.3小时(P<0.05),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由实施前46.96±4.78小时提前到26.85±4.53小时(P<0.05).结论 经过干预缩短了胃肠道术后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促进患者肠蠕动恢复,加快了患者术后康复.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术后患者缩短护理干预

    对心脏电复律的研究与分析

    朱瑞刚杨红崔立苗
    15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脏电复律又称为心脏电除颤,是指在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用额定电流通过患者心脏,促使大部分或者是全部的心肌细胞能够在瞬间除极,导致心脏电活动短暂停止,之后由最高自律性起搏点重新对心脏节律进行主导的一个治疗过程,而心脏电复律共分成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电复律这两种类型,其中在室颤时所进行的电复律被称作电除颤,其它的快速心律失常所进行的电复律则通常被称作直流同步电复律.

    心脏电复律研究分析

    探讨气压治疗仪对预防骨科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邹玲静许丽娜李珊燕
    15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气压治疗仪对预防骨科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病例来自于本院行骨科手术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8月.随机进行分组,各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按摩,观察组患者术后用气压治疗仪治疗.统计两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比例.结果 术后3天,两组患者双下肢腿围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0天,观察组患者大腿围和小腿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P<0.05).观察组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发生6例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0.00%,组间比较,对照组更高(x2=6.739,P=0.009).结论 对骨科手术病人使用气压治疗仪,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骨科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气压治疗仪

    肾结石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付红霞
    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肾结石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肾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例数一共具有2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8年度-2019年度,研究对象200例应用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两组,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10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7.25±1.26)d、手术时间(50.21±1.07)min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肾结石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肾结石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集束化护理措施研究

    黄秋华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90例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45例接受常规护理视作对照组,45例接受集束化护理视作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9.85±2.13)天,对照组导尿管留置时间(15.27±3.54)天;观察组导尿管留置3天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4.44%,与对照组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导尿管留置7、10天尿路感染发生率为8.89%、15.56%,均低于对照组24.24%、30.30%(P<0.05).结论 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助于减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提升患者导尿管留置安全性,值得推广.

    导尿管尿路感染集束化护理预防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的应用

    贾青
    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展开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后,对其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摘选2018年1月份~2019年10月份之间入院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6例为对象,其中干预组中33例患者,采用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比组中3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数据.结果 组间患者没有实施分组护理前,干预组和参照组的不良情绪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应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干预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纽曼模式护理之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和不良情绪,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纽曼系统护理模式中晚期肝癌

    探讨对稽留流产患者行药物治疗(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手术治疗与单纯进行清宫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及护理

    潘苏荣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稽留流产患者接受药物治疗(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手术与单纯进行清宫手术效果的比较及护理.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时间的92例稽留流产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编号分组,分为A组(46例)、B组(46例).A组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手术方案,B组采用单纯进行清宫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B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性突出,P<0.05.A组的阴道流血量较B组少,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药物治疗(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配合清宫手术方案应用于稽留流产患者的治疗,且协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而且能保证治疗的安全.

    稽留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医护效果

    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中效果

    宋爱梅
    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优化护理的开展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优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救治2小时后胸痛症状缓解的患者比例(86.05%>67.44%)、ST段回落的患者比例(83.72%>62.79%)以及心肌酶谱改善的患者比例(81.40%>60.47%)相对更高(P<0.05),而急诊接诊时间[(2.25±0.23)min<(3.67±0.82)min]、急诊救治时间[(27.25±4.07)min<(44.16±5.26)min],心电图时间[(3.25±1.12)min<(6.27±2.26)min]相对更短(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的过程中,优化护理的开展,可以更加及时、有效的控制病情进展,维护患者的健康安全.

    优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

    微信平台在直肠癌综合治疗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宋宝美杨艳利
    16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直肠癌综合治疗患者延续护理中微信平台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抽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直肠癌患者共计84例,通过抽签将所选患者分为甲乙两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在实验过程中,护理人员对甲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对乙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联合微信平台管理,统计和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 显示,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并发症出现几率较低,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为突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患者之间差异较为突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综合治疗患者延续护理中微信平台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直肠癌综合治疗延续护理微信平台

    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的效果

    谭双云陈江艳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9年02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之中的观察主体.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方法 ,实行对照探讨,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并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另一组名为研究组并实行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两个组分别36例.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更高,与常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以护理为主导的慢病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护理慢病管理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