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蒋丽丽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于骨科切口感染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12例我院骨科接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时间段为2017年9月至2019月2月.按照护理方法 的不同分为手术室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各分配患者56例.手术室护理组采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完成后对比两组的患者满意度与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后,手术室护理组56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56例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骨科切口感染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满意度

    宫颈扩张球囊在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引产中的应用护理

    刘映红
    1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section,VBAC)是指既往有剖宫产史者,再次妊娠时采用阴道分娩的方式[1].随着我国二胎开放政策的到来,有更多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面临着选择分娩方式的问题.有文献报道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成功率34.1%~90.1%[2],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足月妊娠引产术作为产科干预手术之一,获得广泛运用.宫颈成熟度是引产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瘢痕子宫孕妇选择经阴道分娩而足月未临产,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开展子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VBAC,现回顾性分析本院VBAC宫颈扩张球囊引产16例的产妇,总结护理经验,汇报如下.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子宫颈扩张球囊安全性护理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罗少玲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不同肠道准备方法 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在我院妇科经腹手术大量不保留灌肠患者6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0例患者,A组按常规左侧卧位灌肠,肛管插入肛门深度7-10cm;B组左侧卧位同时保持头低足高位,肛管插入常规灌肠深度7-10cm;C组左侧卧位同时保持头低足高位,肛管插入肛门深度5-7cm.对照分析三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早,P<0.05;两组达到清洁灌肠标准所需的灌肠次数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肠胀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通过左侧卧位同时保持头低足高位、肛管插入肛门深度5-7cm的方式进行肠道准备,可以促进术后肛门排气,另外还可以避免术中肠胀气现象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肠道准备方法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效果

    浅析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

    毛璠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浅析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于2016年9月-2019年10月入院的恶性肿瘤患者52例,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保护性隔离、并发症及饮食、健康宣教等护理干预.结果 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治疗及护理干预后,52例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经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安全、快速度过骨髓抑制危险期.

    恶性肿瘤放化疗Ⅲ度及以上骨髓抑制护理措施

    出院计划服务在结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倪小红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在结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护理中应用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出院计划服务,对两组患者的ESCA(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 在结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增加出院计划服务的效果显著,可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出院计划服务结肠造口延续护理

    脑卒中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史丽圆
    1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卒中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0名脑卒中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实施居家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组为30例,对照组为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居家护理开创了一个新的护理模式的体系,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了脑卒中护理的专业性、持续性和延伸性,保证了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专业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护理服务模式.

    脑卒中居家护理

    综合护理对肺栓塞患者情绪状态和临床依从性的影响

    涂伟萍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肺栓塞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其情绪状态以及临床依从性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6年0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0例肺栓塞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15例):采用传统护理+综合护理服务展开疾病护理;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护理服务展开疾病护理;就组间情绪评分结果 数据以及依从性评分结果 数据展开对比.结果 护理前,护理组肺栓塞患者情绪评分结果 数据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明显(P<0.05);护理前,护理组肺栓塞患者依从性评分数据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护理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综合护理方式的合理采用,可使得肺栓塞患者情绪状态获得改善,并同时将临床依从性显著提升,最终实现肺栓塞患者有效预后.

    综合护理肺栓塞情绪状态临床依从性

    心理护理在治疗性ERC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欢蒋柳萍
    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心理护理在治疗性ERCP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治疗性ERCP患者55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27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针对B组2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性ERCP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性ERCP患者护理后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等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治疗性ERCP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有效性较高,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促进治疗性ERCP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

    心理护理治疗性ERCP有效性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影响

    文成才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6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38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38例)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NHIS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与参照组hs-CRP值比较,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37%.参照组为81.58%,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帮助其尽早恢复神经功能,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高.

    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度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项思博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中使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9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使用常规急救护理以及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病患救治成功率、急救工作平均所耗时间以及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患救治成功率、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救工作平均所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护理中,使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病患救治成功率,提高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危重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