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麻醉助推器辅助下对减轻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研究

    赵仰旭林桦肖霜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局部皮肤在麻醉剂助推器辅助作用下外喷2%利多卡因溶液减轻患者术前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条件患者306例,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1:使用麻醉剂助推器外喷2%利多卡因溶液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后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组2:静脉留置针穿刺前15分钟湿敷利多卡因,对照组:常规方法 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结果 治疗组1穿刺疼痛程度明显低于治疗组2及对照组,起效时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在麻醉剂助推器辅助作用下用于减轻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效果明显,起效时间快,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优质护理服务.

    麻醉剂助推器辅助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

    分析延续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 min步行试验、再住院率的临床效果

    周士红
    12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探讨其对患者6 min步行试验和再住院率的影响.方法 择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时间选入范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和研究组(行延续护理服务),以50例为一组.对比2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的6 min步行试验结果 及出院3个月内的再住院率.结果 出院后6个月,研究组的6 min步行试验结果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再住院率为8%显著高于对照组30%,P<0.05.结论 将延续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利于改善6 min步行试验结果 ,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再住院率.

    延续护理慢性心力衰竭6min步行试验再住院率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周霞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开展于肺炎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服务效果和对患儿家属满意情况产生的影响价值.方法 对2017年04月--2019年11月本医院诊治的72例肺炎患儿实行项目指标内容分析,参考随机双盲方式开展分组指标干预,各个组别归入36例,试验组选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参比组选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研究患儿喘嗽改善所用天数、住院治疗所用天数、发热退去所用天数,调查患儿家属护理效果满意总体统计数.结果 试验组患儿喘嗽改善所用天数、住院治疗所用天数、发热退去所用天数对比参比组分析项目数值减少(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效果满意总体统计数对比参比组分析项目数值增加(P<0.05).结论 在肺炎患儿临床护理过程中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显示较优护理服务效果,并有助于提升患儿家属满意情况.

    优质护理小儿肺炎满意度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朱晶
    13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给予心血管疾病者协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市医院2017-07—2019-07期间心内科治疗的10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4,予以协同护理)与对照组(n=54,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在护理干预后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74.07%,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0.74%,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对于打造和谐医患、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且能够增强患者心功能,促进临床有效治疗,值得推广.

    协同护理心血管疾病心功能满意度

    心理护理技巧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中的疗效研究

    朱其敏戴露符丹萍
    132,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技巧在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精神科接诊的110例心理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2016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被收治入院,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一组运用心理护理技巧展开护理,分别作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HAMA评分为(12.01±1.21)分,HAMD评分为(15.27±1.18)分,其数据和参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36%(53例),其中十分满意度患者31例,较满意患者22例,其满意度与参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技巧应用于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能够有效的缓解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其护理体验,值得使用.

    心理护理技巧精神科心理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满意度

    集束化护理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邹蓉张源慧郑柏芳周圣艺...
    13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综合征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102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综合征患者,均来源于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期间纳入,按护理措施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集束化组,组内均有5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集束化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心理情况以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的评价.结果 两组在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值相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集束化组的SDS和SAS分值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集束化组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8.04%比常规组的80.39%高(P<0.05).结论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综合征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心理情况,家属满意程度高.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综合征集束化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情况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安媛媛
    13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患纳入时间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根据护理内容不同分组,即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常规组基础上强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疼痛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儿重症监护时间、疼痛控制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施行疼痛护理干预对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者疼痛状况有积极意义.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疼痛护理疼痛控制效果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临床疗效评价

    陈能芳蔡雪柔
    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自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n=36)与参照组(n=36),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LOTCA评分、Fugl-Meyer评分、MMSE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LOTCA评分、Fugl-Meyer评分及MMSE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指标分析意义.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促进恢复神经系统功能.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康复护理偏瘫

    血栓专项护理预防剖宫产症状性血栓栓塞症的效果观察

    樊佳昱崔萍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血栓专项护理对预防剖宫产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术前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剖宫产患者1128例,根据实施常规护理(546例)和血栓专项护理(582例)分为两组队列,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和术后症状性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而分析血栓专项护理对VTE的预防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常规护理组术后症状性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1.46%(8例),血栓专项护理组症状性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0.17%(1例).结论 血栓专项护理有利于减少剖宫产围手术期的症状性VTE.

    剖宫产血栓栓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在俯卧位通气对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丁欣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俯卧位通气对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的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俯卧位通气治疗,接受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吸入氧浓度、氧合指数、气道痰液引流量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气道痰液引流量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吸入氧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俯卧位通气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氧合,提高气道痰液引流量,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俯卧位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