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精神分裂衰退患者的病情分析及护理体会

    赵艳秋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衰退患者的病情,总结精神分裂衰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96例精神分裂衰退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并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分析.结果 婚姻状况、生活状况、性格暴躁古怪、病程时间长,住院次数多等因素均能导致患者精神分裂衰退.结论 对精神分裂衰退患者进行准确的病情分析再加以全方位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精神分裂衰退病情分析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剖宫产后产褥期感染中的应用

    朱瑞丽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均接受剖宫产手术,利用奇偶平分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价值.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数据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剖宫产手术后,将循证护理运用其中,可以降低产褥期感染发生的概率,提升护理效果.

    循证护理妊娠期高血压产褥期剖宫产

    探究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的意义

    郎咸惠
    16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运用护理标识所体现出的安全管理意义.方法 对2019年1~6月份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效果(未开展护理标识)进行整理,对2019年7~12月份实施护理标识的安全管理效果进行整理,对两阶段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消毒供应中心运用护理标识之后,无论是器械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效果,还是器械发放合格率都远远高于护理标识应用之前,数据比较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同时,应用护理标识之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考核以及临床满意度均高于应用之前,数据比较体现出统计差异.结论 将护理标识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之后,可以在保障工作质量的基础上也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流程的优化程度.同时,护理标识的运用也能提升临床护理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标识安全管理护理效果服务质量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用于急诊危重症病人效果观察

    劳汉玉沈雪容黄亚珍
    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急诊危重症病人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急诊科在2018年9月~2019年8月之间收治的68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实行常规急诊急救护理,观察组34例患者实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1%,对照组为76.5%,观察组与对照组统计值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8.2%,对照组为58.8%,观察组与对照组统计值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为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整体化急诊急救护理效果明显,不仅可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常规急诊急救护理危重症患者

    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的预见性分析与防范对策

    马银莹
    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的预见性分析以及防范方法,为进一步改善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患者预后寻找新路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心脏大血管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总结外科安全管理中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同时选择52例心脏大血管外科患者进行对比,对其实施安全防范对策干预,评估防范对策的临床价值.结果 心脏大血管外科常见的安全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在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后,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下降,实施前后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当前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因素,所以需要针对各类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这样才能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防范对策

    基层医疗机构伤口专科护士"3+1"结构型培训方案的应用效果评价

    戚晓霞蔡蕴敏
    16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一种适合基层医疗机构伤口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方法 选拔30名临床护理骨干,采用3+1培训模式(即网络平台在线自学理论课程,专业临床实训基地培训,区卫生主管部门考核认证,临床工作长期支持系统)进行专科化培训,对培训前后伤口专业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并调查培训结束1年后所在医院护理项目开展情况.结果 经过培训后的30名护理人员伤口专业能力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发现1年内,均承担科室或全院伤口的质量管理和教育工作.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人数、社区伤口护理门诊数、社区伤口门诊接待人数、三级医院伤口转诊率、压力性损伤患者转诊率、伤口患者就诊满意度均有显著增长.结论 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伤口专科护士采用"3+1"结构型培训模式,符合基层医院伤口护理服务实践转型和伤口护理人才的培训,可为基层医疗机构伤口护理专科人才的培训提供新思路.

    基层护理人员伤口专科护理人才培训模式

    SBAR交流模式在高危孕妇护理逆向交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詹燕云唐仕肖陈月兰
    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流模式在产科高危孕妇护理逆向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4月80例产科住院高危孕妇进行的80例次护理交接班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5~8月80例产科住院高危孕妇进行的80例次床旁交接班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交流模式设计的护理交接单进行护理逆向交班模式,比较两组交接班质量.结果 观察组交接班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SBAR交流模式设计的护理交接单后,规范了高危孕妇护理逆向交班流程,减少了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护士交接班质量和程序应用能力.

    SBAR交流模式高危妊娠反式交班

    运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准时开台率

    韩金香陈宏艳寇彩萍韩洪杰...
    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准时开台率的影响.方法 使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2019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手术室开展的首台择期手术进行管理,找出影响首台择期手术准时开台率的相关因素,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整改.结果 首台择期手术的准时开台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首台手术的早台开台率.

    首台择期手术准时开台率PDCA循环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护理部管理中的实施

    顾娟芳范伟娣
    16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护理部管理中实施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护理部行不同管理模式的两个时间段作为研究对象,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期间定位参考组(n=50),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期间定位研究组(n=50),观察比较采用两种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期间,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离职情况.结果 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高于参考组(P<0.05),护理人员离职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运用到护理管理部中,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稳定性,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人员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人性化护理护理部管理护理质量

    医养结合模式对重度失能老人压疮管理的效果评价

    胡茗俞方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养结合模式对养老机构重度失能老人压疮管理的效果.方法 用Barthel评定量表(G)评出山阳社区养老机构重度失能老人51名,有压疮者16人,社区护士对养老机构护理员进行八个月的压疮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前后均予以调查问卷,伤口专科护士对压疮者进行个体化的换药治疗等干预管理,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八个月后,养老护理员对防治压疮相关知识和技能知晓率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例重度失能老人无新的压力性损伤发生,16例压疮患者中,15例痊愈,1例好转.结论 应用医养结合模式,提高养老机构护理员防治压疮相关知识与技能,对重度失能老人压疮管理效果显著.

    医养结合模式重度失能老人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