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万云静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围绕本院2019年6月-2020年4月203例冠心病介入患者展开,随机分为对照组(n=100)、观察组(n=103),治疗之后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心肺功能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心肺功能指标,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LVEF、VCO2、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之后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对于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可提升生活质量.

    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康复护理效果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肿瘤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

    王萍
    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判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应用对肿瘤科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挑选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9月72例肿瘤科患者为探究对象,通过结合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人数均为36例.研究组施行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予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①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与参照组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②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肿瘤科护理中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利于提高肿瘤科护理工作质量,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并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

    全程无缝隙护理肿瘤科护理护理工作质量影响

    探讨手术室强化护理预防术中体温过低的效果

    王伟英王伟洁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手术室强化护理预防术中体温过低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25例,研究组应用手术室强化护理,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不同时间点的鼻咽温和肛温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麻醉后20分钟和40分钟以及手术结束后的体温对比,常规组低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麻醉后随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体温均有下降,但研究组的下降较和缓,常规组则在麻醉20分钟后出现了体温骤降.结论 手术室强化护理对于预防术中体温过低效果明显,并且对于减少患者麻醉后的体温下降幅度有帮助,可以预防由低体温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手术室强化护理体温过低

    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的影响分析

    徐菁
    141,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影响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7年2月~2019年8月期间于本院接受青光眼手术治疗患者共86例设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护理研究.患者及家属在详解护理方案异同后,自行选取护理方案,将选择术后常规护理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认知行为护理患者设为观察组,各组均为43例.对比患者术后自护能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术后护理,观察组各维度自护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明显,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的实施,可使青光眼患者术后自护能力有效提升基础上,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积极维护手术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认知行为护理青光眼术后护理

    自我效能理论在癌症疼痛病人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杨云琴
    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自我效能理论在癌症疼痛病人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癌症疼痛患者198例,随机分为两个组,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我们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和治疗模式,研究组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采用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模式.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效能理论可以作为癌症疼痛病人护理的理论依据,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提高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可以为控制癌痛、改善癌痛患者身心健康状况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癌症疼痛自我效能理论常规护理总有效率满意度

    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效果

    占媚花陈敏华赖美金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5例.其中参照组实行喉管插管护理,观察组实行喉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以及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实行喉罩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以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心肺复苏各项指标相对较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科心肺复苏患者所进行的护理中,喉罩护理的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以及心肺复苏成功率,有着推广价值.

    急诊科心肺复苏喉罩气管插管

    优质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琼琼李恩芹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患有重症肺炎的小儿患儿临床护理当中,应用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小儿患儿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两组患儿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主要症状好转时间、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以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各项症状好转时间明显较快,且接受护理后肺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双方对象数据分析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于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选择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重症肺炎小儿优质护理满意度肺功能

    Orem自护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宇
    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Orem自护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2019年5月-2020年1月,共选取本科室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电脑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比组32例,研究组32例,对比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Orem自护模式,分析两组的血糖状况以及患者的自护评分数据.结果 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两项学堂数字均小于对比组,患者的自护评分也明显大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Orem自护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提升患者的自护能力,在实际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荐.

    Orem自护模式糖尿病应用效果

    NICU患儿家属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孙静
    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NICU患儿家属的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入住我院 NICU 危重患儿的家属214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向其发放中文版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其需求进行调查,对影响患儿家属需求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病情保证需求是NICU患儿家属最重要的需求,其他需求依次为获取患儿相关信息需求、亲近患儿需求、获得医护人员支持需求及自身舒适需求.影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需求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入住 NICU 时间、患儿是否早产、患儿性别和医疗保险类型家属需求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水平、家属文化程度、住院时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的需求总体水平较高,护理人员应结合不同影响因素,对患儿家属实施个体化健康宣教及帮助,尽可能满足患儿家属的需求,以取得其理解与支持,便于护理工作开展.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需求影响因素

    PDCA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运用

    李周雯蔡小芳姜汉兰王荔...
    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运用PDCA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5月~2017年10月我院急诊收治的急重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20),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院内转运管理模式,试验组运用PDCA管理模式,评比转运途中两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的低,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运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可取得显著性成效,减少意外事件,安全可行,具有推广意义和借鉴价值.

    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PDCA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