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吕艳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临床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0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3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以及住院时间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抢救成功率以及住院时间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循证护理措施干预,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循证护理

    手术室护理对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

    马瑾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后预防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就诊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78例,抽签法分观察组(手术室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9例,对比两组切口愈合率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甲级切口愈合率高,丙级切口感染率低,满意率高,P<0.05.结论 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能预防切口感染且提高患者满意度.

    妇产科开腹手术手术室护理切口感染护理效果

    护理干预对减少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作用分析

    马娟王静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减少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的作用.方法 选取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100例H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的50例HD患者划分常规护理组,将另外50例采用系统化护理方案的HD患者划分为系统化组,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系统化组的凝血发生概率及不良反应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可以明显降低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概率,值得推广.

    护理干预血液透析透析器管路凝血

    5例十二指肠外伤术后并发肠道菌群紊乱患者护理体会

    马玉娇
    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了5例十二指肠损伤行三管减压手术后并发肠道菌群紊乱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明确各引流管的临床意义与引流管理,肠道功能的恢复,消化液回输,营养支持治疗,分级式功能锻炼及心理护理.本组5例患者在有效治疗及个体化专科护理下均未出现十二指肠瘘、腹腔感染、出血等远期并发症.

    十二指肠创伤肠道菌群紊乱护理

    研究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在肿瘤患者PICC导管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孟宪颖冉林晋曾媛
    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肿瘤患者采用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实施PICC导管延续护理可行性.方法 将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50例):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服务+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展开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延续护理服务展开护理干预;就组间总PICC并发症率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肿瘤患者PICC并发症主要集中于机械性静脉炎、过敏性皮炎、穿刺点感染、渗血渗液、导管移位以及导管堵塞几方面,最终发现护理组肿瘤患者总PICC并发症率(10.00%)低于对照组(32.00%)明显(P<0.05).结论 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的有效应用,可实现肿瘤患者总PICC并发症的减少,对延续护理服务的实用性以及可行性做出保证,最终实现肿瘤患者的有效预后.

    互联网居家照护平台肿瘤PICC导管延续护理总PICC并发症

    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倪惠丰
    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试图分析不同的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各项机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从2014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科接受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名患者作为样本,按照人数相等原则将患者随机性的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个组别,对于属于参照组的,使用科室常规的护理模式,属于实验组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护理进行操作,以术后四个月作为节点,由护理人员对两个组别的患者进行上门回访,分别对他们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询问.结果 结果显示,系统护理的患者在四个月后的回访中表现出更好的恢复效果.结论 实验表明,对患者使用系统护理,能够有效的保证手术的疗效,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的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病几率.

    并发症运动功能生理功能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立体定向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牛稳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立体定向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患者64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的ADL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减轻立体定向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良好.

    脑出血立体定向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牛琳琳
    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资料68例开展分析,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3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3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措施,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案之后的心功能分级、住院时间以及卧床时间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为其提供循证护理措施效果理想,能够良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心功能分级应用价值

    分析影响碳十三呼气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及护理干预

    牛雪梅
    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析C13呼气检查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其护理干预作用.方法 纳入我院2019年8月-2019年12月间的C13呼气检查患者,共200例,随机筛选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100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对不良事件并分析相关的干扰因素.结果 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观察组(10.00%)VS对照组(35.00%%)],P<0.05.结论 检测前未有效禁食禁水、检测前消化道疾病和过度紧张等均会影响C13呼气检查的准确度,临床上可针对性开展护理干预以确保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C13呼气检查准确度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预防性使用金黄散调蜜外敷对预防胃肠外营养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效果分析

    潘佳佳庄保云
    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胃肠外营养患者预防性应用金黄散调蜜外敷在预防静脉炎发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组接受胃肠外营养静脉输注时仅给予常规的临床干预,观察组则利用金黄散调蜜外敷进行预防性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28.57%,对照组为48.57%(P<0.05);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时间为(24.92±5.73)d,对照组为(13.26±3.15)d(P<0.05).结论 通过预防性的应用金黄散调蜜进行外敷治疗有利于预防胃肠外营养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有助于延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时间.

    静脉炎胃肠外营养金黄散调蜜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