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及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黄新红
    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女性多发病,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该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趋向年轻化且在多数沿海城市中居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化疗是治疗乳腺癌常见辅助手段,但化疗存在一定副作用从而加病人重负面情绪,造成生活质量下降.癌因性疲乏与乳腺癌化疗存在密切关联,本研究对其现状以及患者自我管理展开研究.

    乳腺癌化疗癌因性疲乏自我管理模式

    综合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不良因素分析与对策

    许秀敏
    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合医院每天需要收治大量病情复杂的患者,护理人员的工作繁杂,工作压力大,再加上部分患者道德素养低,因此,容易发生护患纠纷.因此,综合医院需要探索新型的门诊护理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本院的社会声誉.本文分析了中和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综合医院门诊护理不良因素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对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意义

    赵海霞何菊仙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九大以来,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提出,国民健康意识崛起,中国女性生育年龄后移,临床上对有生育要求但无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治疗仍比较棘手,而中国原创技术─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的问世及在妇产科疾病中广泛应用,为该部分人群的治疗提供了全新选择.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子宫肌瘤无手术指征

    下肢气压止血带分次放气预防术后止血带休克效果观察

    鲍菊华韦利金
    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下肢手术患者应用气压止血带的过程中,分次放气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5月收治的96例下肢手术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两组患者均使用下肢气压止血带,对照组放气方式为一次放气,实验组患者则为分次放气,对两组患者术后止血带休克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未出现术后止血带休克情况,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止血带休克,数据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下肢手术患者,在使用气压止血带的时候,选择分次放气的方式效果较好,可避免患者出现止血带休克.

    下肢手术气压止血带休克分次放气

    分次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方案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陈香华赖晓嵘黄碧灵黄敏清...
    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次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PEG)方案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72例患者,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月住院患者,对照组单次口服PEG;试验组分次口服PEG.对患者解剖分段肠道清洁度评分、清洁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所得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试验组解剖分段肠道清洁度评分、清洁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次口服PEG方案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具有实施价值.

    分次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消化道肿瘤结肠镜检查

    行气通便贴促进腹部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分析

    葛红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行气通便贴促进腹部手术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32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使用行气通便贴,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可知,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所检测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结论 对腹部手术患者使用行气通便贴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行气通便贴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效果

    枸橼酸钠抗凝在血液滤过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估

    葛莉萍
    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在行含钙(1.5mmol/L)透析液血液滤过(HF)治疗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选择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40例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动脉端泵入4%枸橼酸钠进行体外局部抗凝,同时调节透析液离子浓度,密切监测滤器后游离钙,外周进行血气分析、测电解质变化,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治疗结束后观察体外循环管路及透析器的凝血情况.结果 滤器后游离钙监测结果显示基本符合滤器后游离钙的控制要求,治疗15 min时为(0.374±0.034)mmol/L,治疗2 h时为(0.351±0.025)mmol/L;40例患者共进行69次4 hHF治疗,均顺利完成,其中发生I级凝血6例,II级凝血3例;枸橼酸钠抗凝治疗前、治疗2h、治疗结束时血气分析结果中PCO2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值、HCO3-、BE、Na+、外周游离钙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未有患者出现口唇、颜面部、指尖麻木及手足抽搐等临床症状,且未出现因枸橼酸钠抗凝导致的出血或出血加重.结论 动脉端泵入枸橼酸钠并辅以调节透析液离子浓度的方法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有出血情况或出血倾向患者的含钙透析液HF治疗;治疗时需要监测滤器后游离钙浓度,根据游离钙浓度调节枸橼酸钠泵入速度;同时需要监测外周血气分析变化,根据血气分析变化调节透析液离子浓度.

    枸橼酸钠抗凝血液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