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急预案护理干预在产后大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蔡建珍罗夏冰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应急预案护理干预在产后大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生产且产后大出血的30例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应急预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负面情绪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结束时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后大出血护理中应用应急预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的止血时间,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更满意度,同时可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具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应急预案护理干预产后大出血护理干预效果

    分层干预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陈琳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分层护理模式在早产儿护理实践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60例早产儿进行此次研究,以方便抽取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是参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其中开展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层面上开展分层干预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各项身体指标情况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在早产儿的身体各项指标的对比上,研究组的较之参照组患者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的比较上,研究组较之参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早产儿的护理期间将分层干预护理进行实施,对早产儿的身体发育有显著促进作用,缩短其与正常婴儿的差距,还会使早产儿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更佳,具有推广价值.

    早产儿分层护理模式护理实践临床应用价值

    访视护理干预在心脏介入患者中应用价值体会

    陈宁
    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访视护理干预运用在心脏介入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我院就诊且接受心脏介入术的9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设置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术前护理干预)与实验组(45例,予以访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焦虑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1)实施护理干预前,实验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平均动脉压、心率、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1.15±3.28)分高于对照组(80.45±3.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心脏介入患者访视护理干预,可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稳定患者情绪、平均动脉压、心率,减少担心、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患者认可度,取得预期疗效,所以值得推广.

    访视护理干预心脏介入应用价值

    整体干预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价值体会

    陈杏枝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干预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护理中的价值体会.方法 纳入本院2018年9月~2019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n=40)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20)、对照组(n=20).对照组行基础干预,研究组行整体干预,对比不同干预模式护理效果(气急时间、水肿消失时间、总有效率、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气急时间(70.03±20.10)、水肿消失时间(119.37±25.14)短于对照组(115.32±19.61、145.28±3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满意度(95%、90%)高于对照组(5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衰(CHF)病理机制为: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引起体循环淤血.该病多发于老年人,患病时间长、病情持续时间久,有高死亡率.为此,我院提出整体干预模式提高预后效果,缩短气急时间、水肿时间,总有效率、满意度高.整体干预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轻不适,通过环境护理、心理干预、健康指导、体位干预实施整体干预,有利于缩短气急时间、水肿时间,促进机体康复,早日出院.

    整体干预慢性心衰气急时间水肿时间总有效率满意度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临床探讨

    杜珊珊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50例,采用的为常规出院指导方法,观察组患者为50例,采用延续性护理方法,通过电话、微信等其他方法实施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2周之后护理依从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护理依从性其中遵医用药、参与运动、定期复查与饮食护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讲,在手术之后给予延续性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护理依从性,在临床当中具有较高应用意义.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延续性护理效果

    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率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范杜珍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有效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心率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急诊介入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宣教护理,与对照组患者家属进行正常沟通,对比两组患者心率、QT间期离散度、QT间期校正值.结果 观察组心率为(62.13±5.37)次/min、QT间期离散度(62.82±5.13)ms,QT间期校正值(521.79±38.21)ms,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显著低于观察组97.14%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心率失常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率失常情况,缓解患者不良症状,确保安全治疗,提升手术效率,有临床实践意义.

    心率失常急性心肌脑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护理干预

    无缝隙衔接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

    冯素娟陶烁张珀璇张月君...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无缝隙衔接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进行维持型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无缝隙衔接护理,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在跌倒预防中的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总满意度高达97.87%,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8.7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无缝隙衔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未出现跌倒情况,对照组中跌倒总发生率为19.15%,两组跌倒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缝隙衔接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防跌倒中应用效果较好.

    无缝隙衔接维持性血液透析跌倒预防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实施效果及对其出院后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甘爱丽李芳梅程中才王彩芳...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实施效果及对其出院后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本院出院的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患者及家属是否配合随访分组,对照组30例不配合随访,实验组30例实施延续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社会认知、交流、行走、转移、括约肌控制、生活自理等能力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活机能等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实施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能力与生存质量,指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延续性护理脑卒中生活能力生存质量

    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

    甘丽娇蒋玮李诗媛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塞(ACI)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和情绪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128例ACI患者分为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护理组(研究组,n=64)和常规组(n=64).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结果 干预1个月后,2组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CI患者实施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和情绪状态的改善,提升护理质量.

    急性脑梗塞系统化康复理念肢体功能

    探讨冠心病患者应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的疗效与护理措施

    高伶娇吴群英彭婷
    116,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针对冠心病患者临床中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和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64例在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临床中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常规组32例)和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和护理(实验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4.38%和75.00%,组间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治疗和护理,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也可以整体提高护理满意度.

    护理措施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冠心病护理满意度治疗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