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周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护理临床观察

    厉丹丹杨利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简要分析高血压和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在医学临床的应用价值,从而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日常护理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8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本文分析对象,研究其治疗期间按外科护理的方案,掌握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最佳抢救护理措施.结果 经术后护理至痊愈的患者33例,恢复一般的患者37例,死亡患者10例.结论 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抢救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恢复效果,减少死亡率,具有较强的实践推广价值.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护理

    出院计划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连续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梁园园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在精神分裂症病人连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3例.结果 实验组在出院1个月、出院后6个月时服药依从性和认知力与治疗态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采用出院计划模式的连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认知力与治疗态度,改善社会功能,降低患者的肇事肇祸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精神分裂症连续护理应用效果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林静雯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旨在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资料来源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因急诊胸痛收入我院的患者共120例,将所选患者按照护理过程的差异性进行分组,对于其中60例采取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另外60例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2种护理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抢救措施可以缩短患者抢救时长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98.33%:83.33%得出,观察组患者护理流程更优的结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因急诊胸痛来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患者,对其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措施,在缩短患者抢救及住院时间的前提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常规护理急诊胸痛抢救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在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刘莉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在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每日一次.结果 治疗组患者有效率83.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对于阴虚火旺型失眠效果明显,能有效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操作安全、风险低、患者依从性高,易于推广.

    失眠阴虚火旺型穴位敷贴、

    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观察

    刘丹周超勤刘成凤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护理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组患者呼吸频率为(23.1±2.3)次/分,心率为(91.9±1.1)次/分,死亡率为5.0%(3/60)、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常规组患者呼吸频率为(25.8±2.9)次/分,心率为(95.1±1.4)次/分.死亡为16.7%(10/60)、护理满意度达到91.7%(55/6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得到医患的一致好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护理干预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效果观察

    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对策

    刘静
    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和预防对策.方法 观察11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总结PICC置管护理方法及并发症预防策略.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PICC置管患者的观察,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确保输液安全.

    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护理预防对策

    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研究

    刘磊
    6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食管癌术后患者88例.分为A组和B组,共44例.B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A组给予肠蠕动恢复的临床医疗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术后生化指标、腹胀或肛门排气比例和总体满意.结果 A组的首次排气时间为(45.41±10.15)h,B组为(72.54±12.28)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99,P=0.000);A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32.08±5.22)h,B组为(37.96±5.42)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1,P=0.000);A组的首次排便时间为(72.48±11.63)h,B组为(141.47±12.66)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50,P=0.000).A组术后1d的ALB(血清白蛋白)水平为(38.31±5.12)g/L,B组为(32.25±3.2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0,P=0.000);A组术后1 d的HB(血红蛋白)水平为(114.21±8.91)g/L,B组为(111.51±9.2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1,P=0.001).A组术后8d的ALB水平为(39.98±2.76)g/L,B组为(36.83±3.8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21,P=0.000);A组术后8d的HB水平为(115.85±11.70)g/L,B组为(110.31±12.7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3,P=0.038).A组的腹胀几率为2.25%,B组为1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50,P=0.026);A组使用开塞露或肛管排气的几率为4.56%,B组为2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0,P=0.017).A组的整体满意度为93.45%,B组为80.5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81,P=0.024).结论 为食道癌术后患者实施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肠蠕动功能,降低腹胀发生率,临床效果理想,可推广.

    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临床效果

    颅脑手术后并发癫痫护理观察

    刘卫平初燕萍
    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临床颅脑手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共计54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秉承随机双盲原则将本次研究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患者.对照组开展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提供术后并发癫痫综合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和护理方法下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手术后并发癫痫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对于患者的影响,促进临床的康复和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应用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实际应用.

    颅脑手术并发症癫痫综合护理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影响

    刘艳红
    6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结合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产科中接收的足月、单胎、阴道试产产妇110例,对其一般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对其使用的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取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取的是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两组产妇干预后自然分娩率和剖宫产率进行比较,且对其分娩中的第一产程、产时出血量、自然分娩转剖宫产率等指标进行记录.结果 从实验结果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第一产程、产时出血量、自然分娩转剖宫产率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相对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理新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分娩质量,值得推广.

    产科护理新模式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降低影响

    集体式功能锻炼操在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与体会

    刘阳胡洁张甜肖一慧...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开展集体式功能锻炼操,调动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自制功能锻炼操步骤,护士带领患者每日定时定点集体做功能锻炼操,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疗效.结果 通过对80例患者进行集体式功能锻炼操的训练指导,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结论 护士与患者一起行自制的功能锻炼操,不仅可以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血液和淋巴回流,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护患感情交流,改善护患关系,促进人文发展.

    乳腺癌功能锻炼集体训练康复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