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炼制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炼制与化工
石油炼制与化工

汪燮卿 李才英(执行)

月刊

1005-2399

sylz.ripp@sinopec.com

010-62311582

100083

北京海淀学院路18号(北京914信箱9分箱)

石油炼制与化工/Journal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炼油和石化界历史最久的技术类科技杂志。1992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获得“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被世界著名检索性期刊CA和EI EnCompass、API等收录。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分析与统计》、《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停止新的液化天然气出口授权

    胡一鸣
    44页

    Mn/Cr2O3催化剂的甲苯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丁晨宇张羽黄利宏王宁...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燃烧处理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了 Cr2O3纳米粒子,再以浸渍法负载Mn组分,得到系列Mn/Cr2O3催化剂,表征了其物理化学性质,评价了其催化甲苯氧化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Cr2O3催化剂,MnOx的负载在诱导铬基载体产生有序介孔结构的同时,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效提高了活性MnOx的分散度,维持了 Mn/Cr2 O3催化剂的结构稳定性,解决了活性组分易聚集失活的问题;当Mn质量分数为20%时,Mn/Cr2O3催化剂展现出最高活性,甲苯转化率为50%,90%,100%时温度分别为210,229,240 ℃;同时,该催化剂在240 ℃、50 h的稳定性测试中,甲苯转化率能够保持在100%,这说明通过控制Mn组分的掺入量,能够有效调控系列Mn/Cr2O3催化剂的孔道结构、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及抗积炭能力,以期进一步优化催化性能.

    甲苯催化氧化铬基催化剂纳米氧化铬

    Orlen公司将使用新节能技术装备升级Kralupy炼油厂

    贺美晋
    52页

    碱处理HY分子筛负载Co基催化剂对费-托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

    姚程吴小龙王俊翟岩亮...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不同季铵碱处理后的HY分子筛为载体,通过熔融法制备了 Co/HY-X系列催化剂,并用于费-托合成反应,考察不同季铵碱处理对Co/HY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氨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高压固定床反应器上对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未经过季铵碱处理的Co/HY相比,在季铵碱处理的Co基催化剂作用下的CO转化率都有所提高,其中经过四甲基氢氧化铵处理的Co/HY催化剂性能最好,CO转化率提高了约30百分点.

    HY分子筛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

    天津大学的CO2制甲醇双金属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57页

    分子筛改性铜硅催化剂对顺酐选择性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刘天意黄卫国邢闯伞晓广...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蒸氨法将不同分子筛掺杂在CuSi催化剂中,考察了 ZSM-5,MOR,4A,5A分子筛对Cu基催化剂顺酐(MA)选择性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相比于未经分子筛掺杂的CuSi催化剂,分子筛掺杂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CuSi-4A催化剂中Cu粒子的分散较差,导致其比表面积小,H2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能力最弱,CuSi-4A活性明显低于CuSi-MOR,CuSi-ZSM-5,CuSi-5A催化剂.而CuSi-MOR催化剂有丰富的Cu+,Cu粒子更小,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为280 ℃、氢酐摩尔比为79、质量空速为0.12 h-1的反应条件下,MA转化率高达99.6%,γ-丁内酯选择性为47.9%.在蒸氨法制备CuSi催化剂过程中掺杂分子筛,可提高金属分散度,为催化剂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顺酐CuSi催化剂选择性加氢分子筛丁二酸酐γ-丁内酷

    高岭土微球内置导向剂法制备原位晶化催化裂化催化剂

    熊晓云胡清勋冯明信柳黄飞...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岭土微球预成形过程中引入Y沸石导向剂,再以原位晶化法制备了 NaY/高岭土复合微球,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了表征.XRF和XRD表征结果显示,与常规方法相比,引入导向剂后所制备的NaY/高岭土复合微球的硅铝比从1.61上升到1.70,Y沸石结晶度从21%增加到29%.N2吸附-脱附表征结果显示,常规方法制备的NaY/高岭土复合微球的比表面积为311.8 m2/g,孔体积为0.28 cm3/g,而引入导向剂后复合微球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增加到521.8 m2/g和0.41 cm3/g,同时介孔孔径从4~25 nm增加到10~150 nm.与常规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在引入导向剂所制备原位晶化催化剂作用下,重油催化裂化的油浆收率下降3.78百分点,汽油收率增加3.48百分点,总液体收率增加3.11百分点.

    高岭土原位晶化Y沸石导向剂催化裂化

    M2X Energy公司与SCGC优化天然气制甲醇工艺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72页

    共沉淀法制备常温锌基脱硫剂的研究

    朱芯娅夏王哲王彩凤吴剑虹...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聚丙烯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硫作为丙烯聚合反应中的有害杂质,对聚丙烯产品的质量及装置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去除原料丙烯中硫等有害杂质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选用六水合硝酸锌[Zn(NO3)2·6H2O]和六水合氯化铝(AlCl3·6H2O)分别作为活性组分和载体成分,以碳酸钠(Na2CO3)为沉淀剂,制备一种高效的常温锌基脱硫剂.经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优条件:陈化温度60 ℃、锌盐和铝盐摩尔比4∶1、锌盐和铝盐与沉淀剂摩尔比1∶1.3、锌盐浓度0.75 mol/L、焙烧温度300 ℃,制得的脱硫剂穿透硫容达到22.69%.进一步分析表明,脱硫剂前躯体为碱式碳酸锌,最佳焙烧温度300 ℃,此时脱硫活性最高(穿透硫容22.69%),且孔结构性质优异(比表面积67.63 m2/g,孔体积0.202 cm3/g,平均孔径10.94 nm).在25 ℃下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锌基脱硫剂表现出卓越的脱硫性能,穿透时间长达600 min,穿透硫容为23.17%.

    共沉淀法常温锌基脱硫剂硫化氢

    全球植物油价格稳定

    汤玮健
    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