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炼制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炼制与化工
石油炼制与化工

汪燮卿 李才英(执行)

月刊

1005-2399

sylz.ripp@sinopec.com

010-62311582

100083

北京海淀学院路18号(北京914信箱9分箱)

石油炼制与化工/Journal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炼油和石化界历史最久的技术类科技杂志。1992年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3年、2005年分别获得第二、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9年获得“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被世界著名检索性期刊CA和EI EnCompass、API等收录。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分析与统计》、《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高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研究及概念设计

    许友好阳文杰韩月阳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催化裂化工艺由汽油生产方案拓展到低碳烯烃生产方案,反应温度大幅度上升,导致热裂化反应更加严重,甲烷和乙烷产率显著增加.为此,将反应器出口温度高于530 ℃定义为超高温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并对如何抑制该系统中的热裂化反应进行研究,提出抑制热裂化反应技术思路,由此对超高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进行概念设计,为降低甲烷和乙烷产率的超高反应温度下的催化裂化反应系统开发提供设计基础.

    超高反应温度催化裂化热裂化反应干气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乙苯脱氢催化剂在海南炼化成功应用

    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
    6页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利用垃圾填埋气生产可持续燃料的技术

    许建耘
    6页

    双碳目标下减压渣油高值利用的RIGHT技术研发

    杨清河牛传峰贾燕子胡大为...
    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炼油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是高含碳重组分的高效高值利用.通过溶剂脱沥青技术把质量较差的常规焦化原料(即减压渣油)分为脱油沥青(DO A)和脱沥青油(DAO),然后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把两种低价值的以芳烃结构为主的DOA和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混合进行加氢(组分炼油),同时DAO单独加氢,形成了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一体化加氢RIGHT(RIPP InteGrated HydroTreating)技术.加氢后DOA进焦化装置可以生产低金属(V、Ni质量分数均小于150μg/g)或低金属低硫(硫质量分数不大于3.0%)的石油焦,为高端炭材料提供高质量前躯体.与常规焦化相比,RIGHT技术可把低档次的高金属和高硫含量的石油焦产率降低约70%.加氢后的LCO满足LTAG进料要求,可以生产轻芳烃(BTX)和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DAO在比常规渣油加氢质量空速高1倍的情况下进行加氢,加氢后DAO的氢质量分数为12.25%~12.32%,残炭小于2.0%,金属(Ni+V)质量分数小于0.1 μg/g,是优质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原料,可以多产低碳烯烃和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并大幅度降低过程剂耗.基于DOA和LCO混合油中高金属含量特点,研发了脱金属和容金属能力更强的RRC系列资源再造催化剂,运转后催化剂金属V和Ni沉积量高,是获取高价值V和Ni,尤其是V的宝贵资源.DAO加氢装置运转周期可以提高至4年,从根本上解决渣油加氢装置运转周期短的问题,同时后部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可以再生,能够提高催化剂资源利用率.RIGHT技术能把减压渣油通过组分炼油技术更多地用于生产高价值低硫低金属含量石油焦和化工料,从而实现炼油领域高碳含量组分的低碳化和高值化利用.

    减压渣油溶剂脱沥青加氢脱沥青油RIGHT石油焦低碳烯烃轻芳烃

    SunGas Renewables公司与C2X公司合作扩大北美绿色甲醇产能

    程钰丹
    17页

    巴斯夫公司为其合成氨和尿素产品组合提供首批生物质平衡产品

    贺美晋
    17页

    上行式双区复合液相柴油加氢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张锐丁石习远兵徐凯...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发现影响液相柴油加氢技术超深度脱硫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油品中溶解有反应副产物硫化氢.以真实油品模拟计算了硫化氢在柴油中的溶解规律和分布情况,发现补入少量的氢气就可以实现液相工艺进行超深度加氢脱硫,由此开发了上行式双区复合液相柴油加氢技术(SLHTDr).中型试验结果表明,在设置的第二反应区中按照氢油体积比为30~50补入氢气,就能够克服加氢过程中硫化氢对深度脱硫反应的抑制作用,可在缓和的工艺条件下(反应温度305 ℃、体积空速6.0 h-1)获得硫质量分数小于10 μg/g的精制柴油.SLHTDr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装置能耗比同类技术降低11.9%,实现了低能耗生产,减少了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可为未来柴油质量进一步升级及减少碳排放提供技术支撑.

    柴油液相加氢硫化氢能耗碳排放

    英国石油公司的Cherry Point炼油厂通过共加工生产可再生柴油

    许建耘
    25页

    加氢直馏柴油的催化裂化工艺研究

    刘文明唐津莲袁起民张锐...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考察反应苛刻度与催化剂类型对加氢改质直馏柴油(加氢直柴)催化裂化的影响,设计了加氢直柴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LPG)与多产汽油两种方案.结果表明:加氢直柴在富含Y分子筛和富含ZSM-5分子筛的不同催化剂上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在反应温度520~600 ℃、剂油质量比6~10等不同反应条件下,其转化率均高于75%;随着转化率提高,LPG收率提高,汽油收率下降,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升高;在加氢直柴多产LPG模式下,宜采用ZSM-5分子筛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600 ℃、剂油质量比为9.96时,LPG收率高达36.48%且丙烯收率为16.33%,三烯收率为34.49%;在加氢直柴多产汽油模式下,宜采用Y分子筛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520 ℃、剂油质量比为6.05时,汽油收率高达60.22%,RON为94.1;在原油价格为80美元/bbl(1 bbl=159 L)时,两种模式下吨油利润分别为329.5元和296.9元.

    直馏柴油催化裂化催化剂转化率丙烯液化气汽油

    日本碍子和三菱重工株式会社联合开发生物乙醇和电子甲醇的膜脱水系统

    刘迪
    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