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业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业经济研究
商业经济研究

旬刊

2095-9397

sysdlilun@vip.163.com

010-88258665

100049

北京市石景山路3号玉泉大厦809室

商业经济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ommercial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研究社会主义商业经济理论,介绍企业改革和营销经验。主要读者对象为商业、供销系统管理和工作人员、经济理论工作者及经济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绿色物流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基于贸易壁垒的中介作用

    胡竟男翟羽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取 2013-2022 年我国 31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绿色物流与出口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绿色物流仅对本地出口贸易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对外地影响不显著;绿色物流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地区均存在显著正向效应,西部地区正向效应不显著,东部的影响效应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贸易壁垒在绿色物流影响出口贸易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文章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揭示了绿色物流对出口贸易的提振效应,研究结论可助力绿色物流高质量发展和贸易强国目标实现。

    绿色物流出口贸易贸易壁垒空间杜宾模型

    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消费"扩容提质"的影响

    马红梅尚嘉豪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造农村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农村家庭消费"扩容提质",对于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土地转出与土地转入两个维度考察农户家庭的土地流转情况,并据此运用内生转换模型(ESR),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流转能够提高农户家庭消费水平,基于反事实假设,土地转出与土地转入的农户若选择不流转土地,家庭消费水平将分别下降6。6%和 6。0%。机制分析表明,土地流转可以通过扩宽家庭收入预算边界、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以及弱化收入的不确定性提升农户的家庭消费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转入促进了农户家庭消费结构升级,而土地转出抑制了农户家庭消费结构升级。基于此,应继续鼓励和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以期充分发挥其对提振农村消费市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作用效果。

    土地流转农户家庭消费消费结构ESR模型

    双循环视域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需求弹性因素测算分析——基于QUAIDS模型

    原春芬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选取 2018-2023 年我国各省 8 项生活消费支出、居民整体消费价格分类指数、人口老龄化程度等资料,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立足双循环发展背景,借助QUAIDS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弹性进行测算并展开论述,探讨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需求弹性情况。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在食品、住房、日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等方面的马歇尔自我价格弹性都超过了 1,说明该类消费具有很高弹性;另外随着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农村居民消费在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类支出比重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最后,文章指出应积极从完善农村地区公共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以产业融合推动居民消费升级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双循环QUAIDS模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需求弹性

    人工智能发展对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

    李信芳周茂清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人工智能(AI)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旨在探讨AI技术对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影响效应,分析其对流通效率、服务质量和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研究选取我国 30 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分析,结合多种稳健性检验方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AI发展显著促进了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每提升一个单位的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提升 0。025%-0。031%。此外,人工智能对东中部地区的影响显著,而对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工智能影响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中介效应,说明人工智能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优化和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人工智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产业结构区域异质性

    数字经济对中国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

    穆沙江·努热吉王婷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我国 30 个省份(港澳台地区、西藏除外)2011-2021 年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对中国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正向促进中国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对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型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数字经济促进贸易方式转型的作用会受到数字产业化水平的影响,当数字产业化水平越过门槛值时,数字经济对贸易方式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可通过影响环境规制和金融发展,进而促进贸易方式由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变。

    数字经济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综合评价环境规制金融发展

    数智化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商贸流通业上市公司为例

    许曼陈艺丹马红创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化水平通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水平推动商贸流通业升级,提高我国商贸流通业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本文收集 2013-2022 年 228 家商贸流通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数智化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数智化与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证实两者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通过协整检验,证实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企业年龄、股权集中度与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企业规模、平均工资水平与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数智化商贸流通业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国际竞争力

    数字服务贸易对流通企业创新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李艳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服务贸易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流通企业创新韧性增强提供了新机遇。本文以 2014-2020 我国沪深A股上市流通企业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具有促进效应,且该效应存在时间延续性和减弱性特征;技术吸收能力能够强化数字服务贸易对创新韧性的促进作用。因此,政府部门应营造数字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良好环境,夯实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发展基础;流通企业应积极提升技术吸收能力,发挥外部创新溢出的赋能作用,增强创新韧性。

    数字服务贸易流通企业创新韧性技术吸收能力

    数字化供应链能力对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张彦歌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供应链能力作为新时代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老字号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 2011-2022 年我国 37 家老字号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了数字化供应链能力对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首先,数字化供应链能力的提升对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其次,从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供应链能力提升通过改善企业治理水平和降低融资成本,进而推动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后,文章提出加强数字化供应链建设、完善企业治理机制、优化融资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

    数字化供应链能力老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治理融资成本

    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测评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静李兴元范姝瑶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测算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检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21 年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上升,数字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人力资本、税赋水平、政府政策、金融发展水平对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我国应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测评影响因素

    OECD成员国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效应分析

    赵桂燕欧阳嘉原
    128-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跨境电商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 2010-2021 年 38 个OECD成员国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OECD成员国跨境电商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效应,得到以下结论:一是OECD成员国跨境电商发展能促进双边贸易规模扩大;二是OECD成员国跨境电商发展通过降低贸易成本,间接推动双边贸易规模扩大。最后,从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降低贸易成本等方面提出释放贸易潜力、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的政策建议。

    OECD跨境电商对外贸易跨国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