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业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业经济研究
商业经济研究

旬刊

2095-9397

sysdlilun@vip.163.com

010-88258665

100049

北京市石景山路3号玉泉大厦809室

商业经济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Commercial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研究社会主义商业经济理论,介绍企业改革和营销经验。主要读者对象为商业、供销系统管理和工作人员、经济理论工作者及经济院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时空演进特征及收敛性分析

    张春璐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总体水平、时空演进特征以及空间收敛性。通过构建熵值法评价模型,对 2013-2022 年我国 31 个省份的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估。研究发现:第一,东部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机制成熟等原因,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二,尽管全国整体水平在逐步提升,但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且收敛性特征不明显。第三,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区域收敛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和城镇化率。基于研究结果,从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促进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均衡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农产品现代化流通时空演进收敛性

    智慧物流对农产品批发效率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骆欣周林荣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物流是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效率的重要转型方向,为提升农产品批发效率奠定了重要基础条件。本文以我国 30 个省份 2010-2022 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研究了智慧物流对农产品批发效率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智慧物流能够显著提高农产品批发效率;从作用机制来看,智慧物流促进农产品批发效率的两个重要机制路径为产业数字化和物流效率;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较,智慧物流对东部地区农产品批发效率的提升效果更强。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农产品批发效率提出政策建议。

    智慧物流产业数字化物流效率农产品批发效率中介效应

    冷链物流发展对区域农产品价格稳定性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的实证分析

    张丽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护农产品价格稳定是满足居民对多样化、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本文从理论上剖析了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稳定性的影响,并以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例,采用 2017-2022 年的样本数据,就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稳定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冷链物流发展会通过减少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产品品质、扩大农产品的市场交易范围、优化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等方式对我国农产品价格起到稳定作用,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且通过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进一步地,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稳定性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相对而言,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下游地区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作用更强,表现为越往下游地区,冷链物流发展对农产品价格稳定的作用越强。最后本文从加大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建立覆盖范围广、运营效率高的冷链物流网络,加快提升冷链物流发展的技术水平和标准规范,培育冷链物流运输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冷链物流发展助力农产品价格稳定的建议。

    冷链物流农产品价格稳定性价格波动

    电商下乡政策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CFPS的微观数据

    王妍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发农村地区创业活力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选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DID)实证分析了电商下乡对农村家庭创业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商下乡政策能够显著激发农村家庭创业活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电商下乡政策对东中部家庭创业的影响程度高于西部家庭;深入探讨其机制路径发现电商下乡政策可以通过缓解家庭信贷约束和扩大市场需求提高农村家庭创业意愿。

    电商下乡农村家庭创业渐进DID

    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对外贸易投资的影响——兼谈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

    陈秀莲赵富全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自贸试验区、新质生产力和城市对外贸易投资效应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采用 2011-2021年全国 181 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广义合成控制法和渠道效应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扩大片区城市对外贸易和投资活动具有显著正向效应,新质生产力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渠道效应,其中,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新质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均有显著作用,且后者的效应大于前者,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对片区城市对外贸易投资水平和环境均有显著正向效应,且环境效应最强。研究还发现,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东部沿海城市的效应更为显著,沿边和内陆城市则相对较弱,但具体到不同的路径则在各区域城市有不同的表现。文章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中国自贸试验区新质生产力片区城市对外贸易投资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对区域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曾家瑞张晋晋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经典差分模型,从出口竞争力角度评估了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效应,并进行了机制检验。研究发现,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显著助力我国出口竞争力提升。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和地区创新水平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换言之,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通过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和地区创新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这一研究结果为加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优化人力资本培养和提升地区创新能力提供了实证支持,对于我国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启示。

    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出口竞争力中介效应人力资本水平地区创新水平

    城市群协同发展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基于创新产出的机制效果

    陈杨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群协同发展是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提高城市群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 2000-2022年中国城市群作为实验组,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城市群协同发展对外贸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城市群协同发展会显著提高外贸竞争力。第二,城市群协同发展通过畅通创新要素流动,提高创新产出,进而提高外贸竞争力。第三,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城市群协同发展对外贸竞争力的边际影响效果更大。最后,本文从畅通要素流动、吸引人才和加强国际合作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外贸竞争力的建议。

    城市群协同发展外贸竞争力创新产出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民币跨境流通对我国OFDI的影响研究

    李玲艳王林彬董芳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货币的跨境流通对OFDI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币跨境流通水平,并探索其对中国OFDI规模、强度的具体影响与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对沿线国家 2009-2022 年直接投资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第一,人民币跨境流通能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规模增长、强度扩大,且在时间与空间上均具有显著异质性。第二,"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投资规模增长效应产生正向增强的调节作用。中国应当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以促进OFDI发展,积极完善国内外法律环境,为跨国企业OFDI保驾护航。

    人民币跨境流通投资规模增长效应投资强度扩大效应调节机制"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跨境电商与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吴清军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我国 2011-2022 年省域层面数据,实证分析贸易便利化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贸易便利化能够显著推动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并通过促进跨境电商发展,进一步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水平的提升。从空间外溢性来看,贸易便利化不仅能够促进本省域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显著带动邻近省域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贸易便利化跨境电商对外贸易高质量空间外溢

    IT双元创新战略与跨境电商敏捷性——兼论组织学习与经验惯性的调节作用

    徐升苏建军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跨境电商的敏捷性的提升愈发重要,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IT双元创新战略与跨境电商敏捷性关系的讨论。基于 178 份问卷调查,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本研究探讨了IT双元创新战略对跨境电商敏捷性的影响,并分析了组织学习和经验惯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IT双元创新战略显著提升了跨境电商敏捷性,组织学习正向调节了该关系,而经验惯性负向调节了该关系。

    IT双元创新战略跨境电商敏捷性组织学习经验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