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业文化(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业文化(下半月)
商业文化(下半月)

瞿媛媛

月刊

1006-4117

sywhlw@163.com

010-58076818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日月天地大厦B座604室

商业文化(下半月)/Journal SHANGYEWENHU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原告李艳与被告许明离婚纠纷案的案例分析

    王丽丽
    8-8页

    民法精神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冯晓霞
    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法律精神可分为国家法精神和民法精神.民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石,民法的基本原则是"私法自治",这是高度抽象的民法准则,是一般民事行为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而民法精神,是在民法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一切具体民法规范的普遍价值的最高抽象,也是民法作用于民事行为和适用于民事关系的根本要求.

    民法民法精神重要作用

    论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与完善

    杨裕宁李平盛
    10-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深层价值就在于保护人权,保护人权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首要内在功能,笔者正是从这一高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非法证据人权构建与完善

    立法民主原则的反思

    杨占岭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法活动必须遵从立法原则和立法指导思想,其中立法民主原则是立法诸原则中的核心.立法民主原则包含着对民众的充分重视,其内涵中当然包含着科学性和正当性.但是,民主原则本身就存在着走向专制和暴政的可能性.因此,必须要对理发的民主原则进行反思.即,必须对立法中的民主原则进行必要的限制,需要新的原则对其进行协调和制衡,这个新原则就是法治.

    立法民主反思法治

    浅析公司合约的形成机理及本质定性

    史佳欣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司内部存在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的解决除了依靠公司法律规定之外,还需要依赖公司利害关系人的交易,这些公司内部的各种交易关系统称为公司合约.公司合约的定性是现代公司理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学界的公司合同理论构成公司合约的理论基础.意思自治则成为公司合约形成的基本原则.在公司组织体之下.合同的系统性、长期性及关系性成为公司合约的本质特征.

    公司合约意思自治

    浅谈钻采工艺研究院"五五"普法依法治企工作

    赵爱萍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阐明"五五"普法和依法治企的工作经验,"五五"普法工作在辽河油田公司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依法治企这一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法制化管理水平,使普法工作和谐有效地进行.

    "五五普法""依法治企"宣传教育

    大学生贷款违约问题探析

    赖斐然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增多,有助学贷款需求的贫困大学生也在逐年增多.由于我国目前的助学贷款制度尚不健全,在助学贷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助学贷款违约率高,违约现象层出不穷,由此引发不少的助学贷款合同违约纠纷.由于没有健全的法律作为保障,这类纠纷一直得不到合理的解决.针对这些情况,我希望通过对大学生贷款现状和违约纠纷产生原因的分析入手,谈谈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以保障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维护助学贷款各方的利益平衡.

    助学贷款合同违约大学生

    完善沈阳市公众听证制度研究

    谢天宇万胜男彭运宝周实...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公众听证的社会需求及其目标价值分析,来论述公众听证的必要性.根据目前公众听证在现实社会中所存在的困难,对比国外公众听证制度的经验和方法,为沈阳市建立较为完善的公众听证制度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公众听证社会环境需要社会信任度公众智识国外特色

    群租法律问题研究

    汪希希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商品房租赁管理办法>的出台使群租法律问题成为人们的重要关注点,这部新出台的办法对群租是如何看待的,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我们理清群租的法律关系,因此本文也主要围绕群租法律关系的界定展开.

    群租现象群租概念群租模式合租群租的合法性

    对司法领域中民意的解读

    韩佑胡珊珊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法是正义的实现过程,民意是民众意愿的反映.如何正确的对待民意是正确司法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对民意的不同解读导致民意的表象出现了种种乱象,误把大众传媒的观点、伪民意、民愤等与民意类似的词语认定为民意的情况屡屡出现,因此有必要对司法领域中的民意予以正确的解读.

    司法民意伪民意传媒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