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业文化(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业文化(下半月)
商业文化(下半月)

瞿媛媛

月刊

1006-4117

sywhlw@163.com

010-58076818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日月天地大厦B座604室

商业文化(下半月)/Journal SHANGYEWENHU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我国农村的人民调解制度

    王艳陈雪
    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纠纷解决方式的一种,人民调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被西方国家誉为"东方一枝花"和"东方经验"。农村社会是一个各种矛盾交叉的领域,也是一个最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领域。相对于城镇地区,农村案件的法律需求不同,简单民事案件是广大农村案件的主要构成部分,这种简单的纠纷不需要职业化的法律工作者,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就能妥善解决农村纠纷。

    人民调解纠纷解决发展完善

    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法理分析与现实应用

    田隆李娜田成龙
    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与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来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互相转化、相辅相成。

    法律道德辩证关系发展趋势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学思考

    胡晓源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弱势群体的问题日益凸显,其带来的后果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弱势群体的概念界定入手,简单分析了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以及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必要性。希望从法理学的高度对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提出一些对策,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

    弱势群体人权公平社会正义

    我国判例法制度构建的法理思考

    霍思叶青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制度地影响,我国已经出现了判例化的倾向,鉴于我国制定法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应当适当吸取判例制度的优点,建立规范的判例体系,这样既可以弥补成文法的不足,也可以限制司法机关的全力,进而促进法制的完善和统一。

    判例法构建价值原则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晏泽阳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化改革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日益严峻,成为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虽然以住房公积金、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为主要制度的住房保障体系已经在我国初级建立起来,但是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急需改善的地方。本文在借鉴和比较国外住房保障制度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提出几点完善性建议。

    住房制度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对策建议

    新保密法实施后商业秘密保护的探讨

    潘冬青潘百林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保密法实施以后,商业秘密不再一律属于国家秘密。曾经作为国家秘密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要予以重新认识,要明确商业秘密同国家秘密联系和区别。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完善立法,推行符合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商业

    新保密法商业秘密保护

    论强迫职工劳动罪的司法认定

    刘宗勇张力文
    2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犯罪的实质属性,法益侵害性、非难可能性与刑法谦抑性要求罪的司法认定须准确。强迫职工劳动罪的司法认定须首先明确其法益属性,法益作为独立于构成要件的因素,是从构成要件界定本罪的关键,就本罪而言,其法益不应包含职工的休息权,而只是职工的人身自由权。具体认定该罪一要从强迫职工劳动罪的构成要件入手,区分罪与非罪。其中讨论本罪共犯问题。二要从界定强迫职工劳动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入手,区分此罪与彼罪。还须把法益贯穿其中,结合犯罪的形式属性和实质属性,以准确地对本罪进行具体的司法认定。

    强迫职工劳动罪人身自由权司法认定

    浅析违约金性质的确定

    张琦
    3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违约金制度是现代债法中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是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其性质的界定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从违约金种类的对比入手,并简单介绍了两大法系对于违约金性质的认定状况,从而提出自己对于违约金性质的看法。

    违约金赔偿性违约金惩罚性制度

    论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适用

    李克艳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事和解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纠纷解决机制。我国目前在立法上对该制度还没有制定统一的适用规范,导致和解工作的开展存在着极大地困难和风险。根据我国司法的现状,应当在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刑事和解制度的立法化进程,规范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程序,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保障和解协议的效力,以确保刑事和解制度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功效。

    诉讼法刑事和解和解效力监督机制

    论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的本质

    赵庆鸣赵春玉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法中犯罪构成的内容是由具体的要件要素来构成的。要完成犯罪的评价,必须首先从犯罪构成的各构成要件要素入手。由于不同的原因,有的构成要素没有在刑法分则具体规定出来。但为了实现刑法保护法益的目的,在具体运用法律时,必须将某些构成要件要素解释出来,进行实质解释和确立合理的解释界限。

    构成要件刑法目的刑法安定性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