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业文化(下半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业文化(下半月)
商业文化(下半月)

瞿媛媛

月刊

1006-4117

sywhlw@163.com

010-58076818

100078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日月天地大厦B座604室

商业文化(下半月)/Journal SHANGYEWENHU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紧缩性货币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配给行为研究

    曾庆平
    14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紧缩性货币政策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主要体现在信贷资金向国有大型企业集中和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减弱两个方面。本文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政策建议,即货币政策既要总量控制,也要差别对待;银行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货币政策紧缩信贷配给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财政非税收入管理

    朱文
    143-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首先对当前财政非税收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而后从改革的视野与角度,对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以供其借鉴或参考。

    非税收入管理财政从实际出发建设性意见

    财务预算关键点的研讨

    楼玉霄
    14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财务预算是一种工具,正在逐步在当今企业里广泛应用。一个好的财务预算,可以让企业有备无患,对未来的风险有所准备,控制内部成本,提高盈利水平,所以,提高财务预算的编制水平,使其更切合实际,有效的预防风险,是财务工作者的重任,如何做好财务预算,并发挥其作用,我认为有三个关键点。

    财务预算关键点决策者预测风险

    浅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乔蕾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目前的会计职业道德严重缺乏,普遍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本文根据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并就此提出改善的措施及意见。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对策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及措施

    孙昱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计息为企业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企业企业能否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决策者所做出的决策的正确有直接影响。本文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及相的对策进行了相关探讨。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浅谈通货膨胀与房地产价格

    秦雨欣郭洪沙孟彦旭
    14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货膨胀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房价作为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因其一路飙升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先对通货膨胀,房地产进行概述,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和根本原因,最后给出了合理性建议。

    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影响

    沪深300股指期货冲击成本实证研究

    曾文宏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指期货的流动性和冲击成本对机构投资者非常重要,本文从各项冲击成本测算方法中选出适合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的冲击成本度量公式,并对中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各合约的交易高频数据加以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主力合约冲击成本小、非主力合约冲击成本大,买入和卖出冲击成本无显著差异。主力合约冲击成本随着单笔下单数增加而增加,基本符合指数增加的模式。主力冲击成本与振幅负相关,与交易量关系不大;非主力合约与成交量负相关,与振幅正相关但不如主力合约明显,主力合约冲击成本日内走势有明显规律。这些结论可以给投资者提供操作建议,帮助其制定相应的交易策略,有助于其减少指令成本。

    股指期货冲击成本度量公式研究实证

    论会计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丁广林
    15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探讨。

    会计基本理论基本内容

    如何避免会计利润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歪曲反映

    孙丽萍
    15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经营状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生产和销售,仅用生产成本法核算的会计利润反映企业经营状况显然是不够全面、准确的。与生产成本法对应,我们这里把以销售为中心的成本核算方法称为销售成本法。不同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出的会计利润不同,其反映的内容也不同。就生产成本法和销售成本法而言,前者适用于对企业生产部门的考核,后者适用于对企业销售部门的考核。生产、销售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两个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本文通过对现行成本核算方法(生产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避免会计利润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歪曲反映这一状况来进行分析。

    会计利润生产成本法经营业绩

    长三角,珠三角企业经济效益的比较及对策分析

    张婧
    15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外向型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作为带动中国经济两个主要的动力地区,它们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全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功能。本文通过对2009年两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指标的主成分分析,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比较了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与对策。

    长三角珠三角企业经济效益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