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汪燮卿

双月刊

1001-8719

syxb8282.ripp@sinopec.com;syxb8282@163.com

010-62310752;82368282

100083

北京市学院路18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Journal Acta Petrolei Sinica(Petroleum Processing Sec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有关原油的性质与组成、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工艺、炼油化工催化剂、燃料和石油化学品及助剂、化学工程、反应动力学、系统工程、环保油品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论文及研究结果的综合评述;优先报道上述各方面的最新成果,每期均有若干论文被国内外许多重要刊物所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炼化产业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及支撑技术

    魏志强曹建军孙丽丽曹湘洪...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了国外炼化产业低碳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中国炼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碳排放情况和面临的挑战.预测了中国炼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炼化产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的目标和七大路径,需要开发和推广的主要支撑技术.针对未来中国炼化产业承担的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近中期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态势的国情,提出要坚持从国情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炼化产业的实际需要出发,积极稳妥、科学有序推进炼化产业实现"双碳"目标.建议要根据中国炼化产业发展阶段制定行业差异化的降碳政策;制定支持政策推进现有炼化企业低碳化技术改造;鼓励炼油与化工行业开发利用农林废弃物和废弃合成材料;支持开展炼化企业能源系统与小型核堆耦合研究,制定耦合的法规、标准,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支持炼化行业引进工业燃料电池等先进关键技术,加快提升化石能源转化效率.

    炼化产业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实施路径支撑技术

    Pt/Beta催化剂上Pt金属中心/酸中心浓度比对加氢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郭凯马爱增罗一斌王子健...
    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工业Beta沸石为载体,负载不同含量的Pt,得到了不同金属中心/酸中心浓度比(cM/cA)的催化剂,对其进行物化表征,并以正庚烷为模型化合物对不同cM/cA催化剂进行异构化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Pt粒子均匀地负载在沸石的外表面上,对沸石结构没有影响,酸性略有下降.对于催化剂的正庚烷异构化反应活性,当催化剂cM/cA小于0.037时,反应过程由金属中心数量控制,产生大量多支链异构体产物和裂化产物;当cM/cA大于0.285时,反应过程由酸中心数量控制,有氢解反应发生.在反应压力为0.4 MPa、反应温度为207 ℃、质量空速为1.0 h-1、氢/烃摩尔比为5、催化剂质量为1.0 g的条件下,当催化剂cM/cA为0.266、正庚烷转化率为70.75%时,异构体总选择性为95.14%,总收率为67.31%,其中多支链异构体收率为15.63%,裂化产物收率低于5%.

    Beta沸石异构化反应Pt含量正庚烷金属中心酸中心

    晶粒尺寸对Zn/ZSM-5沸石催化烯烃转化性能的影响

    于梦楠潘涛鞠雅娜张然...
    2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转化为高辛烷值的芳烃或异构烷烃是生产国Ⅵ标准清洁汽油的有效途径.锌改性ZSM-5(Zn/ZSM-5)分子筛是目前最好的烯烃芳构化催化剂.通过调整沸石的晶粒尺寸,系统地考察了不同粒径的ZSM-5沸石的酸性与烯烃选择性转化之间的构效关系.XRD、SEM、TEM、UV-Vis、XPS、FT-IR和NH3-TPD表征结果表明:ZSM-5的晶粒尺寸影响分子筛的酸性位分布,最小晶粒尺寸为100~200 nm的Zn/ZSM-5沸石具有最高ZnOH+活性物种的相对含量(Zn物种的57%)和较低的Brønsted酸与Lewis酸之比(AB/AL=0.15).在反应温度350 ℃、液体进料液时体积空速(LHSV)为1.5h-1、H2(g)和1-己烯(1)体积比为600、氢压为0.1和2.0 MPa条件下,该Zn/ZSM-5沸石催化剂在1-己烯加氢转化反应中分别表现出较高的芳烃选择性(17.2%)和异构烷烃选择性(50.0%).这些数据表明,减小ZSM-5沸石晶粒尺寸有利于促进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向高辛烷值组分进行选择性转化.

    ZSM-5分子筛烯烃芳构化汽油酸催化

    碱处理改性ZSM-5分子筛孔结构对VOCs吸附性能的影响

    牛成赵洋钱程娄悦...
    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氢氧化钠和四丙基氢氧化铵混合碱溶液处理制备一系列改性ZSM-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水接触角测定等手段对改性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采用固定床吸附器对比评价5A、NaY和不同碱改性ZSM-5分子筛吸附剂对正己烷和乙酸乙酯的动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和四丙基氢氧化铵摩尔浓度均为0.2 mol/L的碱改性ZSM-5-G-3样品的比表面积及总孔体积分别为425 m2/g和0.585 cm3/g,比改性前高硅ZSM-5-G-1样品分别提高了 17.7%和174.6%,介孔比表面积增加8.6倍,达到317 m2/g,介孔体积增加12.3倍,达到0.531 cm3/g;随着碱溶液浓度的增加,改性分子筛材料水接触角减小;25 ℃时,正己烷和乙酸乙酯在ZSM-5-G-3吸附剂床层上的穿透吸附量分别为76.99和101.08 mg/g,比改性前ZSM-5-G-1吸附剂床层分别提高了 40.3%和17.4%.改性ZSM-5-G-3样品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吸附性能的显著提高主要归因于碱改性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和介孔结构.

    ZSM-5分子筛碱改性孔结构吸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氨三乙酸配位辅助原位合成Ni@B-HZSM-5对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蔡润代小平王琦冯博...
    4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氨三乙酸离子(NTA3-)与Ni2+的配位作用在强碱溶液中原位合成了负载B-Ni的HZSM-5分子筛(Ni@B-HZSM-5).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荧光光谱(XRF)、低温N2吸附-脱附、吡啶红外光谱(Py-I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对Ni@B-HZSM-5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其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性能,并与浸渍法负载的Ni/HZSM-5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Ni@B-HZSM-5催化剂中B和Ni分布均匀,具有丰富的弱酸和适宜的加氢能力,甲醇加氢形成甲烷的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在温度460 ℃、H2压力0.4 MPa、n(苯)∶n(甲醇)=1.2∶1和质量空速2 h-1条件下,4%Ni@B2-HZSM-5催化苯和甲醇烷基化反应,苯转化率可达46.4%,甲苯和二甲苯总选择性达到95.9%,其中C8芳烃选择性为35.1%,C8芳烃中乙苯摩尔分数为6.1%;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比浸渍法Ni/HZSM-5分子筛催化剂性能更佳.

    Ni@B-HZSM-5原位合成甲醇烷基化

    丁烯叠合产物结构表征及对催化裂化生成丙烯的影响

    李福超魏晓丽温朗友袁起民...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考察了 C4烯烃的反应性能,基于丁烯叠合产物的分子结构表征,研究了叠合产物与1-辛烯催化裂化的反应类型,并分析了反应温度对丙烯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丁烯的反应性能低于1-丁烯,丁烯在Y型分子筛与择形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转化率不高于70%;2种叠合产物(OP-1、OP-2)主要由C8烯烃组成,OP-1中约90%的C8烯烃为三甲基戊烯,且其中2,4,4-三甲基戊烯所占比例高于82%;OP-2中二甲基己烯含量与三甲基戊烯含量相近,且其中以二甲基-2-己烯为主;叠合产物的分子结构影响β-裂化类型,三甲基戊烯主要通过A型裂化(3°→3°)生成异丁烯,而取代基少的C8烯烃更倾向于经B1(2°-3°)、B2(3°→2°)、C(2°→2°)及D2(2°→1°)型裂化生成丙烯及丁烯;高温有利于丙烯、丁烯经环化脱氢反应生成芳烃,叠合产物催化裂化增产丙烯存在适宜的温度范围(620~640 ℃).

    丁烯叠合产物催化裂化丙烯β-裂化类型

    高硅MCM-22分子筛的合成与催化性能

    童伟益刘闯张俊玲侯敏...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六亚甲基亚胺(HMI)和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TMAdaOH)为复合有机结构导向剂合成高硅MCM-22分子筛,并负载钼制备不同SiO2/Al2O3摩尔比的MCM-22催化剂,采用XRD、FT-IR、UV-Raman、SEM、NH3-TPD等手段对分子筛产品进行表征,并对负载型MCM-22催化剂进行重芳烃轻质化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HMI和TMAdaOH复合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硅原子进入MCM-22分子筛骨架,抑制麦羟硅钠石的出现,提升分子筛的骨架结晶性和结构稳定性,其中SiO2/Al2O3摩尔比80合成的MCM-22分子筛(S80)具有最高的微孔结晶度和丰富的中强酸分布;在反应温度为360 ℃、H2/重芳烃原料摩尔比为3.0、反应压力为3.0 MPa、MHSV为3.0 h-1的条件下,Mo/H-S8 0催化剂作用下碳九芳烃和碳十芳烃转化率分别为64.9%和62.7%,产物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总选择性达到87.6%;对反应后Mo/H-S80催化剂的积炭分析结果表明,高硅MCM-22分子筛S80更易于扩散并转化重组分、控制副反应的发生,是高效轻质化的理想催化材料.

    SiO2/Al2O3摩尔比MCM-22分子筛有机结构导向剂重芳烃轻质化反应积炭

    焙烧温度对Pt-SO42-/ZrO2-Al2O3催化剂及其异丁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

    钟鑫鹏于中伟刘洪全陈永浩...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温度焙烧的Pt-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利用N2吸附-脱附、XRD、XPS等手段对Pt-SO42-/ZrO2-Al2O3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以异丁烷异构化为模型反应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从680 ℃逐渐提高至780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孔径增大,硫含量降低;氧化锆仍以四方相为主,未见明显转晶.720 ℃焙烧所得Pt-SO42-/ZrO2-Al2O3催化剂(PSZA720)的S、Zr电子结合能及S分布密度最高,酸强度最高,异丁烷异构化活性也最高.在氢/烃摩尔比0.1、反应温度200 ℃、反应压力1.8 MPa、异丁烷质量空速2 h-1条件下,PSZA720催化剂上异丁烷转化率和正丁烷选择性分别达到43.9%和 71.7%.

    固体超强酸焙烧温度异丁烷异构化

    负载型Fe-Ni纳米合金的制备及其催化丁二烯选择性加氢性能

    严永情王朝刘思明连天...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尿素沉积-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Fe-Ni纳米合金催化剂,通过调变Fe/Ni摩尔比,研究了金属组分对其还原温度、合金结构及催化丁二烯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i复合能有效降低Fe、Ni单金属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随着Fe摩尔分数由0增加至100%,金属相结构逐渐由面心立方向体心立方结构转变;在催化加氢过程中,Fe的引入降低了 Ni基催化剂活性,但丁烯选择性得到大幅提高;当Fe/Ni摩尔比为25/75时,Fe25Ni75/TiO2-R催化剂中富Ni的Ni3Fe相在丁二烯催化活性(完全转化温度 T100%约95 ℃)和单烯烃选择性(>93%)最佳.

    非贵金属催化剂Fe-Ni合金催化剂丁二烯选择性加氢低碳烯烃活性位点

    无有机模板法制备Cu-ZSM-5催化剂及其选择性催化氧化苯乙烯

    刘献锋张晨芳张方张东平...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使用任何有机模板剂,硝酸铜和正硅酸四乙酯(TEOS)经过酸性水解、碱性陈化和水热晶化,制备得到四配位铜修饰ZSM-5沸石(Cu-ZSM-5).考察凝胶的Si/Al摩尔比、pH值、晶化温度和晶化时间对Cu-ZSM-5的晶型和相对结晶度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Cu-ZSM-5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Cu-ZSM-5沸石具有MFI结构,结晶度高,无其他杂晶;铜原子以四配位为主.四配位铜是催化氧化苯乙烯的活性位点;在m(Cu-ZSM-5-50)=0.1 g、n(TBHP)/n(Styrene)=1.5、T=60 ℃、t=5 h条件下,苯乙烯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分别为76.5%和69.4%,表明Cu-ZSM-5-50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重复利用性.该制备方法不使用有机模板剂,无需高温焙烧,Cu-ZSM-5催化剂的制备成本大大降低.

    ZSM-5无有机模板催化氧化苯乙烯苯甲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