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业研究
商业研究

曲振涛

月刊

1001-148X

syyj@vip.163.com;sycbs@syyjzz.com

0451-84866358;84840413

150028

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

商业研究/Journal Commercial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8年创刊,由郭沫若题写刊名,以宣传党的商业经济工作方针政策为办刊宗旨,以现代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兴商为特色,探索最新商经理论,倡导学术交流,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专业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抑制了"去工业化"吗?——兼论其结构性减速补偿效应

    王志阁梁树广魏绪石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潜能,这能否成为应对"去工业化"的有效手段并对其导致的结构性减速形成补偿效应,则有待考察.本文将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去工业化"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 2011-2019 年中国沪深A股工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去工业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考察结构性减速补偿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抑制了"去工业化",并呈现一定的企业属性和城市层级异质性特征,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降低企业营业成本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对"去工业化"的抑制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减速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则在这一影响中发挥结构性减速补偿效应.

    企业数字化转型"去工业化"结构性减速补偿效应

    数据要素发展赋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王莹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利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 2004-2019 年 243 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数据要素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数据要素通过驱动创新和促进社会分工深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数据要素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城市行政等级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更为显著,数据要素发展不存在"马太效应",有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因此,应积极推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扩容,健全数据要素发展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撑,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数据要素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数字贸易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

    王珊珊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低碳转型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贸易为此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通过选取 2013-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贸易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整体上促进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数字贸易四个维度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数字贸易能力、创新要素基础、对外贸易潜力、基础设施环境.数字贸易对沿海地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内陆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在产业集聚、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地区,数字贸易的促进效应更强.数字贸易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和要素配置等渠道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且存在显著的知识产权单一门槛效应.

    数字贸易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赋能零售业绿色发展:作用机制与经验证据

    梁威吴顺利
    32-4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能够降低零售环节能耗与碳排放,对于促进零售业绿色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 2008-2020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零售业绿色发展的直接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推动零售业绿色发展,并可通过激发绿色技术创新、增强绿色金融支撑、引领上游绿色供给等机制间接促进零售业绿色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政府主导型正式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型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数字经济赋能零售业绿色发展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字经济对零售业绿色发展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南方、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市场一体化水平高的地区更加突出;零售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能够强化数字经济赋能零售业绿色发展的边际效应.据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零售企业数字技术应用,强化政府环境治理和消费者环保关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数字经济效应赋能零售业绿色发展.

    数字经济零售业绿色发展环境规制市场一体化

    产业协同集聚与产业链韧性:影响机理与政策启示

    潘欣欣周洪勤
    4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升产业链韧性、加强产业链建设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包含产业链基础能力、产业链抵御能力、产业链链条控制力、产业链创新能力在内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基于 2004-2021 年中国 279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影响产业链韧性的效果及机理.研究发现:产业协同集聚显著提升了产业链韧性水平.分地区考察发现,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能够提升产业链韧性水平,但对西部产业链韧性水平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对东北地区产业链韧性水平产生抑制作用.调节机制表明,城市创新能力会强化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弱化了产业协同集聚对产业链韧性水平的促进作用.

    产业协同集聚产业链韧性产业链安全城市创新能力外商直接投资

    财税支持、企业创新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景宏军李贺马诗芮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视角,选择 2007-2020 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为观测样本,考察财税支持、企业创新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都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且通过企业创新可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因此,财税支持民营企业需要"靠前发力",助力区域发展、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

    税收优惠政府补助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金融集聚有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

    卫梦洁李静萍王森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发展格局下,数字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 2011-2021 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量增""质升"两个维度解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并以此为依据构建指标体系,探究数字金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集聚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集聚空间分布结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单中心化分布结构会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中心化分布结构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金融集聚会通过提升创新水平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据此,应当引导数字金融集聚,提升地方数字金融供给能力,优化数字金融空间布局,建立合理的数字金融空间分布架构,构建创新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集聚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水平作用机制

    从缓解到根治:数字技术如何克服鲍莫尔病?

    娜梅雅逯海勇宋培
    7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索洛悖论"的视角,本文构建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阐述数字技术克服"鲍莫尔病"的内在机理,并采用 2007-2019 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整体而言,数字技术的应用可助力中国企业提高生产率,但就工业企业而言"索洛悖论"依旧存在;现阶段,数字技术可以通过缩小服务业与工业间的效率差异,实现缓解"鲍莫尔病"的目标,但无法根治"鲍莫尔病";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技术的应用在不同区域、要素密集度和细分行业性质下具有不同的生产率提升效果.因此,通过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和市场规模优势,未来我国可在企业数字化改造中抢夺先机,利用数字技术根治"鲍莫尔病".

    数字技术鲍莫尔病索洛悖论生产率经济增长

    城乡要素市场分割、数字普惠金融与资源配置效率

    李智何浩淼
    8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具有跨地域属性的金融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对资源有效配置的阻碍.本文采用 2009-2018 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FG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城乡要素市场分割主要通过阻碍农村劳动要素向城镇转移以及城镇资本要素向农村转移等路径抑制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既具有直接的资源配置效应,又能反向调节城乡要素市场分割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调节效应在使用广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以及金融产品协同等子维度均得以明显发挥;同时,该调节效应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区要素禀赋偏资本密集型以及失业率较高时仍然成立.

    城乡要素市场分割数字普惠金融跨地域属性资源配置效率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投资"脱实向虚"

    邹文理谢小平叶俊凯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主要通过"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两个方面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本文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总量和金融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总量有抑制作用,对企业金融投资有刺激作用,说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是引起企业投资"脱实向虚"的重要原因.考虑到企业生命周期差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成长期企业投资总量下降最多,其次为成熟期企业,最后为衰退期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衰退期企业金融投资上升最多,其次为成长期企业,最后为成熟期企业.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企业生命周期投资脱实向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