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商业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商业研究
商业研究

曲振涛

月刊

1001-148X

syyj@vip.163.com;sycbs@syyjzz.com

0451-84866358;84840413

150028

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海街1号

商业研究/Journal Commercial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58年创刊,由郭沫若题写刊名,以宣传党的商业经济工作方针政策为办刊宗旨,以现代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兴商为特色,探索最新商经理论,倡导学术交流,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类专业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据要素集聚、科技创新与数字新质生产力

    褚希伟王婧卜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 2013-2022 年 30 个省份面板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据要素集聚对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以及科技创新在二者间发挥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集聚能够有效促进数字新质生产力提升;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在数据要素集聚驱动数字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相较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低组和市场化程度低组,数据要素集聚对数字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组和市场化程度高组更显著.据此,应健全数据要素发展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制定数据要素配置方案,提升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

    数据要素集聚数字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中介效应模型

    融通创新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基于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分析

    孙茜田毕飞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2-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融通创新对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直接影响以及新质生产力在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融通创新会加速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并且,融通创新主要通过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助力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融通创新对成熟期企业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促进作用最显著;相较于非国有企业,融通创新更能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据此,应开发多元主体支撑的融通创新模式,全方位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实施差异化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战略,助力企业高质量嵌入数字全球价值链.

    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融通创新新质生产力企业生命周期

    数字技术创新、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

    廖珍珍茹少峰成依阳
    1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创新通过改变资本和能源要素的配置,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偏向型技术进步可能进一步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本文采用 2006-2021 年中国 275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及机制,并拓展分析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能源效率提升效应.研究发现:样本期内,我国城市的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城市技术进步主要偏向资本,但偏向资本的程度在减弱,且我国城市能源和资本之间总体呈现替代关系.数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创新能够通过促进能源消费绝对规模增加和相对规模增加,从而促进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创新对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显著,而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不显著.除数字产品服务业外,数字技术创新其他维度均能显著促进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拓展分析发现,当资本和能源为替代关系时,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存在不利影响.

    数字技术创新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全要素能源效率替代弹性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缩小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差距

    江唐洋李晓龙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差距的内在机理,并利用 2012-2022 年中国277 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收敛模型,实证检验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差距的变动特征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形下,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存在条件β收敛特征,即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差距逐渐缩小;数字普惠金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加快了包容性绿色增长速度,有利于缩小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差距;资本要素流动是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差距的内在机制.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维度中,覆盖广度对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差距的缩小作用更强,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差距的缩小作用在中西部更加显著.

    数字普惠金融地区包容性绿色增长差距空间收敛资本要素流动

    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改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基于多时点双重差分的验证

    景杰刘玲雁
    3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数据高效流通,已成为改善地区金融资源配置、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选取我国 284 个地级市 2010-2021 年样本数据,基于数据要素交易场所或交易平台建立的外生冲击,采用多时点DID模型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地区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显著提升了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改变地区金融科技水平、产业结构与金融开放环境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据此,应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强金融资源供给侧改革,促进传统要素市场与数据要素市场融合发展.

    数据要素市场化数据要素交易平台金融资源配置多时点双重差分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金融资产投资——基于避险和逐利动机的检验

    何青庄朋涛琚望静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现象一直困扰我国经济发展,是各级政府力图解决的一个难题,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既有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给我国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投融资决策带来诸多深刻的变革,本文基于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动机,以 2011-2020 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与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经营风险弱化避险动机,还能通过缩小金融与实体投资收益率相对差距弱化逐利动机,进而抑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在国有企业、高实体投资成本企业以及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的抑制效果更为凸显,侧面反映现阶段我国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行为是以逐利动机为主导.数字化转型通过遏制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能够引导企业资本回流主业领域,提高实业投资和创新投资水平,推动实体企业主业发展.

    数字化转型企业投融资金融资产主业发展

    数字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创新驱动与要素配置视角的检验

    邸勍袁晓玲张美莎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数字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生产率提升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国 2011-2020 年 286 个城市为样本,考察数字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中,数字金融覆盖广度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之后依次为数字金融使用深度、数字金融数字化程度.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推动技术创新和优化要素配置两种效应赋能全要素生产率,创新驱动效应的贡献度大于要素配置效应.不同城市化推进模式下,数字金融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存在差异.相比于政府主导型和广度推进型城市,市场主导型和深度推进型城市的数字金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数字金融全要素生产率创新驱动要素配置城市化推进模式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李方卓郭王玥蕊韩定夺
    6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企业垄断竞争模型,采用2012-2022年企业面板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在非国有企业、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力调节成本较低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度较高地区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生产率效应、就业效应和劳动者议价能力三条机制路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应坚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调整数字技术进步偏向性,促进效率与公平相兼顾.

    企业数字化转型劳动收入份额收入分配共同富裕

    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要素互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李聪蒋妍
    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素流动对于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建立均衡增长和良性循环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5-2020年31个省级宏观面板数据,考察土地制度综合配套改革下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关系及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互动效应.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通过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产业高级化程度,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此外,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的互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工资性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推动土地和户籍制度联动改革,扩大人地要素的权利开放程度,强化城乡土地、劳动力要素的流动性,完善土地流转和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要素互动城乡收入差距

    数字化背景下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路径

    胡琳娜陈劲张婷婷
    94-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企业绿色创新对实现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以及数字化背景下,利用上市能源企业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路径,并提取多年度组态演化规律.研究发现:能源企业实现绿色创新受到企业内部数字化、动态能力、冗余资源以及外部环境动力、活力、压力等多个前因条件共同作用,并形成了数字化单驱动型、动态能力单驱动型以及数字化-动态能力的双驱动型等三种驱动模式;此外,传统能源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主要驱动模式为动态能力的单驱动模式,而新能源企业实现绿色创新的主要驱动模式为数字化-动态能力的双驱动模式.

    绿色创新数字化能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