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

颜廷昭

双月刊

1007-3426

ceog-cn@vip.sina.com

028-85604581 85604588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华阳天研路218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Jour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Oil and Gas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石油化工与天然气化工领域的科技成果,包括油气处理与加工、天然气及其凝液的下游产品开发、油田化学药剂、天然气分析测试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成果、技术开发展动向等。栏目有天然气及其凝液的利用、油气处理与加工、油田化学、分析测试、环境监测与保护、油气简讯等。读者对象是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从事研究、生产、应用和管理的人员以及相关大专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催化轻汽油醚化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优化措施

    刘成军李昊昱袁明江周璇...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催化轻汽油醚化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叔戊醇在甲醇回收塔内积聚、甲醇萃取塔塔底出料带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 对于叔戊醇在甲醇回收塔内积聚的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①降低甲醇回收塔进料塔板与塔顶之间的温差;②将叔戊醇 自甲醇回收塔侧线抽出;③降低甲醇回收塔进料中叔戊醇质量分数.对于甲醇萃取塔塔底出料带油的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①降低含醇轻汽油进料中的有害物含量;②降低甲醇萃取塔内有害物含量;③优化轻汽油进料分布器结构.结果 采取相应措施后,大幅度降低了因叔戊醇在塔内积聚而引起的甲醇回收塔液泛和冲塔事故的发生,副产物生成量降低,产品质量提高;有效降低了甲醇萃取塔塔底出料带油量,避免了因大量轻汽油通过甲醇回收塔回流罐排至火炬而造成的产品损失和环境污染问题.结论 对相关流程和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可有效降低叔戊醇在塔内积聚及甲醇萃取塔塔底出料带油事故的发生,确保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

    轻汽油醚化叔戊醇积聚液泛进料分布器堵塞腐蚀

    液相高精度吸附脱除SO2新工艺在混合脱氢装置的工业应用

    巩文博白永涛马健田萍萍...
    8-1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脱除作为混合脱氢装置原料的烷基化碳四(C4)中的SO2杂质,控制SO2体积分数<1×10-6.方法 采用液相高精度吸附脱硫工艺,通过吸附再生的方式实现其连续运行.当原料通过吸附脱除SO2达到饱和后,流程上可通过氮气循环置换、升温汽提及空气再生的手段,重新恢复SO2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并再次投入生产使用,以确保装置的安全平稳长周期运行.结果 采用液相高精度吸附脱硫工艺可将烷基化C4中SO2体积分数从30×10-6~400×10-6脱除至1 ×10-6以下.结论 对吸附脱硫工艺的吸附剂、工艺流程进行优化调整,缩短了吸附剂的再生时间,保障了装置工业化连续运行.同时,液相高精度吸附脱硫工艺流程操作简便,能耗较低,安全风险较低.

    液相异丁烷烷基化碳四SO2高精度吸附脱除再生分子筛浓硫酸

    海上平台三甘醇脱水装置故障分析及工艺优化

    范学君李巍李华山于同川...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决某海上平台三甘醇脱水装置无法达到脱水要求的问题.方法 基于现场实际生产数据,采用HYSYS软件进行该工艺系统的模拟分析,找出该系统运行问题的原因.结果 脱水塔入口天然气中水含量过高是影响脱水系统效果的主要因素,改造方案应考虑入口过滤分离器和重沸器改造两方面.结合平台实际情况,最终确定改造方案为更换入口过滤分离器滤芯与重沸器电加热器.改造后,在表压5.2 MPa下的干气水露点从6 ℃降至-23 ℃,达到预期效果,且为后续扩容预留了操作空间.结论 该海上平台三甘醇脱水装置处理量无法达到设计值的原因可能是入口过滤分离器性能不达标导致脱水塔入口天然气中水含量过高,建议在进行三甘醇脱水装置工艺设计时,严控入口过滤分离器处理指标,并根据入口过滤分离器处理指标配套三甘醇脱水装置.

    三甘醇脱水海上平台水露点干气过滤分离器HYSYS

    下期要目

    19页

    硫磺回收装置过程气系统压降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金洲陈上访罗双笛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降低硫磺回收装置过程气系统压降,保持装置长周期运行.方法 结合10×104 t/a克劳斯+尾气处理工艺的硫磺回收装置工艺特点及标定工况,通过对装置典型设备及管道压降的研究计算和数据比对,找出装置过程气系统压降的影响因素.同时,根据生产实际对过程气系统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提出降低系统压降的方法和措施.结果 通过查图及计算等方法得到装置主要设备及管道压降的具体数值:①反应炉烧嘴压降为1.5 kPa;②每台换热设备压降约为1.0 kPa,过程气系统换热设备总压降为6.0 kPa;③反应器床层压降计算值仅74 Pa,具备很好的低压降性能;④急冷塔填料湿塔压降为760 Pa,吸收塔填料压降为2.3 kPa;⑤单个丝网除沫器压降为164 Pa,系统中丝网除沫器总压降为1.1 kPa;⑥过程气管道系统压降约3.0 kPa,每增加1 m管道,系统压降会增加15 Pa.过程气系统压降受到过程气总量、反应炉烧嘴、换热设备、反应器、塔设备、丝网除沫器及系统管道的影响.结论 通过提升硫磺回收装置原料性质、精准控制制硫炉配风、保护反应器催化剂性能、稳定塔设备操作工况等,可保持较低的硫磺回收装置过程气系统压降,为装置长周期运行创造条件.

    硫磺回收克劳斯尾气加氢过程气系统压降

    劣质催化柴油加氢裂化预精制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陈禹霏辛靖马致远曲顺利...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进一步应对压减柴汽比和多产化工原料的市场需求,以及解决柴油加氢装置掺炼更高比例催化柴油等劣质原料所带来的原料中硫、氮和芳烃含量进一步升高的难题,开展相关研究.方法 在优化催化剂载体、助剂、活性金属配比、浸渍方式等制备工艺的基础上,中海油化工与新材料科学研究院开发了劣质柴油加氢裂化预精制催化剂CHT-1.结果 与市售参比催化剂相比,CHT-1具有更优异的加氢脱氮和脱芳烃活性,在同等的加氢脱氮率下,反应温度至少降低10 ℃.中试评价结果表明,CHT-1具有良好的原料适应性,在6.4 MPa和10.0 MPa下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及重生性能.结论 工业生产的CHT-1催化剂在某炼厂劣质催化柴油加氢装置上进行工业应用,其标定结果表明,CHT-1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对劣质柴油具有良好的原料适应性.

    劣质催化柴油加氢裂化预精制催化剂

    硫磺回收装置烟气碱法脱硫工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王庆峰胡久元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140 kt/a硫磺回收装置新增烟气碱洗单元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烟气碱洗单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①总结碱洗单元的运行情况,对操作参数及烟气排放情况进行分析;②将冲洗水由工业水改为除盐水,同时稳定控制碱液pH值,解决了烟气碱洗塔压降增大的问题;③优化工艺操作,对碱洗塔与循环槽连通管线进行改造,解决了碱洗塔液位波动的问题;④保证氧化空气供给,调整碱液pH值,防止急冷塔氨逃逸,解决了含盐废水超标的问题.结果 解决了烟气碱洗单元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工艺单元于2017年7月建成投运,稳定运行至2022年3月装置大修,连续运行时间超过1 700 d.结论 实现了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烟气中SO2排放稳定达标,远低于排放标准的要求,可为同类装置提供参考.

    硫磺回收烟气碱法脱硫SO2达标排放含盐废水GB31570-2015

    连续重整装置生产优化

    杨俊宋云平张林平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苯、甲苯和二甲苯("三苯")产品的质量与收率,降低装置能耗.方法 采用PETRO-SIM流程模拟软件,对不同初馏点下的重整原料进行模拟计算;采用Aspen软件模拟优化二甲苯塔操作参数.结果 重整进料较为理想的初馏点为82 ℃,通过调整预分馏塔操作条件,重整进料中C5组分质量分数下降了 0.79个百分点;通过实施重整反应温度分段控制,重整生成油中甲基环戊烷质量分数下降了 0.16个百分点,C6~C8芳烃质量分数提高了 2.28个百分点;利用近红外在线分析技术,实时分析数据并动态调整操作,二甲苯收率由22.27%提高至28.50%;Aspen软件模拟结果表明,二甲苯塔的3 ℃异构级二甲苯收率由23.20%提高至25.60%.结论 通过生产优化,实现了装置自控水平提升、"三苯"等芳烃产品收率和质量双提升及能耗降低的"三升一降"增效目标,对同类装置芳烃产品的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连续重整分子炼油近红外分析流程模拟"三苯"收率

    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原料优化选择与配置

    王小强蔡小霞景媛媛杨淑萍...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国内乙烯裂解原料的优化配置问题进行分析,为炼化企业提质增效提供相关信息和技术参考.方法 对乙烷裂解制乙烯投资热进行理性分析后,指出国内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的原料来源广泛,以石脑油为主,兼及少量低碳烃和低辛烷值油品.阐述了石脑油的分离技术及裂解评价试验对乙烯裂解原料优化的重要作用.对煤基石脑油与石油基裂解原料的物性和裂解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煤基石脑油中正构烷烃质量分数达到72.83%,其裂解乙烯、丙烯、双烯(乙烯+丙烯)及三烯(双烯+1,3-丁二烯)的收率分别比石油基石脑油高出18.33%~26.27%、5.92%~12.34%、16.50%~21.41%、12.66%~17.53%.煤基石脑油裂解乙烯收率分别比拔头油和油田轻烃高出10.95%和10.74%,双烯收率分别比拔头油和油田轻烃高出4.28%和4.09%,三烯收率分别比拔头油和油田轻烃高出6.89%和6.22%,裂解性能优异.结论 立足于国内"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实际,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积极盘活石油基乙烯裂解原料,对炼油厂副产低碳烃和低辛烷值油品等适合做乙烯裂解原料的烃类,应该合理利用.以煤基石脑油为突破口拓展新的裂解原料来源,是解决国内乙烯裂解原料短缺问题、实现炼化装置提质增效、推动炼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乙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乙烯低碳烯烃蒸汽裂解煤基石脑油

    煤化工合成气低温分离工艺优化与分析

    杨佳原盛伟郑海坤朱鉴宇...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新疆哈密某公司煤化工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解决煤化工合成气低温分离液化系统高能耗问题.方法 通过Aspen HYSYS软件模拟了单级混合制冷剂合成天然气分离液化流程,采用BOX算法,以系统最低能耗为 目标函数,冷箱最小换热温差3 ℃为约束条件,优化了混合制冷剂组分配比及混合制冷剂循环一、二级压缩压力.结果 在保证LNG和制甲醇原料气产量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后冷箱冷热复合曲线更接近且平滑,换热效果更优,系统总能耗降低了 16.59%,㶲效率由37.96%提升至43.04%,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率.结论 BOX算法优化混合冷剂配比及压缩压力对降低合成气液化工艺能耗、提高系统㶲效率有显著效果,对煤化工合成气低温分离液化工艺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煤化工低温分离HYSYS模拟BOX算法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