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州
神州

赵焕军

月刊

1009-5071

shenzhouzzs@126.com

010-68605010 56921666 57472928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神州/Journal SHEN ZHOU
查看更多>>《神州》杂志受众定位为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热爱红色历史文化的广大人群、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老中青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知敬畏守底线明是非——孔子"畏天命"的现代启示意义

    孔杨
    24页

    浅析配饰的传承与发展

    金林峰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什么是配饰,简单来说,配饰是从未离开人们生活的一种装饰品,与功能用品、衣服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着装视觉形象.就配饰的发展脉络来说,根据现有的调查分析显示出,配饰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一些特殊的文化属性,其具体表现在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中的功能性方面,配饰相比现代饰品通常具有更强的象征意义、阶级属性与佩戴制约性,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包括史前部落文化中配饰的宗教象征意义,及我国古代时期服饰中花翎的款样、兽纹类型的意义,不同功能性、装饰性的款式,工艺纹样元素等.

    配饰传承发展

    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与地域性文化的关系研究

    黄河王姝娜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群众文化与地域性文化对我国的发展具有较深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越来越高,群众文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术创作也拥有了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与地域性文化的含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就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与地域性文化的关系展开了相关研究.

    群众文化美术创作地域性文化

    太宰治小说《斜阳》中的自我认同与主体意识

    胡静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说《斜阳》反映了二战失败后,日本没落贵族们面临的身份转换、内心迷茫等问题时产生的不同思考方式,对其最终结局有着深远影响.本文对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人物形象做出了简单介绍,通过和子、直治、母亲、上原四个代表性人物面对战后社会的不同思考,对其自我认同和主体意识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斜阳》自我认同主体意识没落贵族

    浅论《人间失格》映射的内容和意义

    邓茜文
    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宰治是日本著名"无赖派"作家,《人间失格》是太宰治的代表作也是绝笔之作,是他短暂一生的写照.本文以《人间失格》为基础,首先对太宰治进行介绍,并论述太宰治通过主人公大庭叶藏想要映射的内容,无论是对自我的映射,还是对人性的揭露;其次探讨这部经典之作的现实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加深对作品的解读和认识,分析作者的内心世界.

    《人间失格》映射内容意义

    试论传统文化中"法治"与"德治"思想的梳理及启示

    周升
    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发展历程、核心内容、优势性及历史局限性四个角度对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与法治思想进行分析,得出其与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主要区别,并从区别入手,论证了传统文化治理思想对现代社会治理的改善机理与提升方式.

    传统文化法治思想德治思想

    投食者、饥饿类型与代际传播——论鲁敏《饥饿的拥抱》的饥饿叙事

    张英姿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敏的小说《饥饿的拥抱》通过讲述退休老干部"我"与少女Sophia交往的故事,进而展开饥饿叙事.小说通过"我"的倾诉串联过去与当下,塑造出不同时空下两对饥饿的投食者与被投食者.物质匮乏时代的身体饥饿与物质泛滥时代的精神饥饿形成对照,共同建构起具有强烈主体意识的饥饿类型书写.从"我"到Sophia,从"我"到儿子,饥饿情结在非血缘和血缘关系中实现代际传播,也唤醒和加深了"我"的双重饥饿.小说对饥饿类型的书写、对饥饿本质的追问和对情感抚慰的寻觅具有启发性.

    鲁敏饥饿叙事饥饿类型

    浅谈《飞鹤惊泉》的音乐美学

    尹利军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笙协奏曲《飞鹤惊泉》是当今笙专业领域进行近代新型曲目创作较为成功的作品之一.该作品可以说是作曲家心中音乐语言和现实情感极具丰富的碰撞,作曲家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将创新与继承延续、将留白与写实描绘.使演奏者在演奏中进一步的探索此曲在音乐中表达的美学真谛.

    《飞鹤惊泉》美学艺术艺术真谛

    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布景的写意与写实——以《少年宰相》设计思路为例

    李建甫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戏曲不仅仅是对历史事实的重现,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重构,来彰显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就叙事手法而言,写意与写实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手法,共同服务于中国传统舞台戏曲艺术对于文化意义的呈现.《少年宰相》作为一部反映时代与英才彼此促进的剧作,基本吻合上述舞台美术设计的表里思想,其设计思路或可成为类似的舞台美术设计的他山之石.

    舞台美术设计写实写意

    探讨摄影中的场所

    张哲玮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之中,使摄影师们观看场所的眼光和手法不断发生着变化,通过摄影不断的呈现场所,并展示社会的各种变迁.通过场所的转变展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社会观念,在创作关于场所主题的艺术创作中他们不断的用自身实践开拓出了一个新的表达空间,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新的社会景观.在本文将场所的定义进行分类,以及同新纪实摄影中的场所进行对比,在时间和观念上进行区分.探索场所的各种可能性.

    纪实新纪实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