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州
神州

赵焕军

月刊

1009-5071

shenzhouzzs@126.com

010-68605010 56921666 57472928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神州/Journal SHEN ZHOU
查看更多>>《神州》杂志受众定位为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热爱红色历史文化的广大人群、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老中青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种艺术文化和美术教育中的融合探索

    赵丽丽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以其显著的感情效果及多样的社会功能,从古代开始就被当做教育手段之一.将艺术作为教育手段,能够帮助受教育者完善人格,同时也有助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当今社会教育业界极为重视艺术教育,甚至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美术教育中也出现了多种艺术文化融合的形式.本文将对美术教育中多种艺术文化的融合进行探索.

    艺术文化美术教育融合

    历史与悲情——从侯孝贤的电影《悲情城市》中解读台湾的悲情岁月

    周子墨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影就像一面镜子,侯孝贤的电影是台湾人的一面镜子.透过侯孝贤的电影可以了解一个真实的台湾,看到台湾各个历史时期的本土文化,告诉我们在历史与悲情、殖民与压制下的台湾悲凉与无奈的一面,把他的电影串起来,就是一部在前进中饱含着各种沧桑和眼泪的台湾文化的变迁史.《悲情城市》叙述了特殊年代下的悲情故事,呈现一种欲哭无泪的心灵之痛和对人物悲惨遭遇的怜悯,揭开了台湾历史那块疼痛的伤疤.

    侯孝贤台湾《悲情城市》历史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文化创意"融合路径研究

    周水源
    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越来越多的特色旅游进入大家的视野,更多的人也都被这些特色的旅游所吸引,农家乐,小岛游等已经成为众多人出门旅游的选择.其中乡村文化创意游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而这两点的融合,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还可以让游客深入此地的文化,了解并感受乡村旅游的魅力.本文将着重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这两方面的发展路径以及该模式下带来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文旅融合发展的探讨.

    乡村旅游文化创意文旅融合

    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思考

    詹蕾
    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舞蹈不仅是对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反映,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民精神追求的传播.在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能实现正能量的传播,为人民群众了解文化发展提供宣传平台.因此,本文基于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意义,对其具体的创作加以分析和思考,希望能发挥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产生的影响分析

    应齐辰潘若愚王锴譞
    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文化是经过五千年的历史而形成的语言文化,通过各国的对外交流,语言文化也得到了互通,并且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来说,我国的汉语文化对于日语语言文化来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也让语言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我国开放与各国的语言文化交流以来,我国的语言对于日本的语言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经过数据分析来说,日语的语言文化中还存在着汉语的特点,本文主要是深入语言文化交流进行分析汉语对日语语言文化产生的影响,简单的对中日的文化交流进行分析.

    汉语语言文化日语语言文化影响分析

    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思考分析

    车贵山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一个民族情况十分复杂多样的国家,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也是丰富多样.而且中华文明5000年渊远流长,很多的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和弘扬,有很多文化是传承了数千年延续到今天的.它们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是中华民族非常难得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对民族民间文化依然要大力的去保护去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要想很好的流传下去就离不开群众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群众文化的发展,这二者的关系,同时再进行一些具体的探讨.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群众文化传承

    佛教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魏莹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佛教是我国主要信奉的宗教,在我国有着很深的影响.其中的佛教文物,也是一种很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现阶段,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工业的现代化以及各种竞争形势的激烈性,我国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着很大的破坏,这是我国5000多年来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坐以待毙,一定要对其给予足够的保护,但是在我们极力的保护着我国的佛教文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也要弘扬其中的文化,并且找到可以促进这些文化发展的方法,一定要做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佛教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东方人情有独钟的温润含蓄——翡翠

    王浩辰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翡翠,又被称作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其大类归属于玉.在理论上我们把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称作翡翠.在我国古代翡翠是指一种毛色十分美丽的鸟,其羽毛通常是蓝、绿、红、棕这些颜色构成的.据传翡翠鸟雄鸟的为红色羽毛,也就是翡翠中的"翡",而雌鸟的毛色通常是绿色的,也就是翡翠中的"翠",大家常听到的红翡绿翠也是由这里延续到宝石身上.而现在翡翠是一种国内很常见的贵重宝石,在市面上销售的翡翠经常会被做成个各种的首饰或者工艺品,由于近些年国内又兴起了翡翠热,并且随着一些出产翡翠的坑矿开始封矿,造成翡翠本就不低的价格又逐渐有了走高的趋势.

    翡翠文化价值种类

    关于文物及文博工作的几点思考

    汤国波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同时,国家也深知优化文物与文博资源的重要性,国务院在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发展文博创意产业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为文博资源优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结合国务院关于文物和文博工作的方针政策,对此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希望能促进文物和文博工作的优化发展,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条件.

    传统文化创意产业方针政策

    浅析镂胜艺术中的"胜"文化

    孙健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镂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部分,已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中.它始于先民们对于美的追求,艺术在文化中找到了表现的形式,文化在艺术里获得了存在的意味.本文对镂胜文化中的"胜"文化进行了简要阐述.

    镂胜起源人胜节金胜华胜方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