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州
神州

赵焕军

月刊

1009-5071

shenzhouzzs@126.com

010-68605010 56921666 57472928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神州/Journal SHEN ZHOU
查看更多>>《神州》杂志受众定位为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热爱红色历史文化的广大人群、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老中青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要成为太阳:顾城和王尔德诗歌中的幻想天国

    宋秋琰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二十世纪中国诗坛仅有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及朦胧诗主要代表之一,顾城生前深受安徒生等人的影响,创作了大量充满绮丽幻想且颇具童话色彩的诗作.在这一方面,不难发现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作家以及艺术家王尔德与诗人顾城分别于诗歌观念、哲理以及鲜明的创作方式上有着高度的重合.对两位诗人的研究与比对,直接关系到对顾城和王尔德的诗歌作为当代诗歌美学的主力和当代诗歌中存在的幻想部分的进一步认知与理解,以及这种于诗歌中被构建的幻想如何影响了当代诗歌的审美与发展.在这样一个深含文化差异的广泛背景下,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与身份的诗人是如何达成一致的诗歌创作风格以及如何各自创建内心的幻想天国,从而深刻地体现两位诗人在各自现实的生活与理想的美好之间所体现出的强烈冲突与矛盾点.

    顾城王尔德理想主义精神乐园幻想上帝

    中国精神组诗

    丁明亮
    4页

    看了一眼

    吴雨欣
    5页

    一言一行皆性格——《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张建平
    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黛玉进贾府》是中职语文模块基础中的必学文章之一.这篇文章截取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三回,全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事件,以林黛玉当天的行踪为线索,首次介绍贾府中的主要人物,通过第一人称的角度展示了全书中贾府的典型环境.在这篇课文中,主要人物包括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的性格被刻画的栩栩如生,在这其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在《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分析,以期提高这节课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推动中职生对这节课程人物形象的全面认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王熙凤人物形象简要分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张力"

    阚萧阳
    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煜在国破家亡、被迫投降之后的词作,之所以能读之如闻悲鸣、如临"血书",个人的悲情与对家国的痛惜展现并重,并将进入人生与时空悲剧层面的感慨泛化使其具有广泛的形态和意义,在于李煜的词作中表现出了一种"张力",降宋后的作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通过内涵和外延的距离正构成了这种效果.

    李煜张力悲情词境

    唐卡综述

    洪士峻
    8-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唐卡及唐卡艺术出现于喜马拉雅雪域高原,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藏族人民文化与艺术的一种特别表现形式,唐卡描绘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不断的继承、演变和发展中,唐卡艺术已经成为藏文化艺术的代表表现形式并传遍全球,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唐卡的起源、发展与演变、所表现的宗教与文化内涵、唐卡发展成熟期各个流派的特点以及唐卡的用材、制作过程等诸多方面对唐卡的诞生、发展与制作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唐卡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唐卡唐卡的起源唐卡的流派唐卡的现状

    钧瓷茶器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分析

    郭建民
    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钧瓷茶器的文化内容,认识到钧瓷茶器文化的艺术价值,通过钧瓷茶器造型、蕴含文化元素的分析,使饮茶成为了高雅的艺术文化内涵.因此,在钧瓷茶器文化传承中,应该结合文化元素的内容以及功能性的特点,展现文化的艺术内涵,为古代文化的传承以及文化创新提供支持.

    钧瓷茶器传统文化元素

    5G时代,传统美术领域创新模式和价值提升的畅想

    顾常春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5G时代的到来,毫无疑问将会给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带来全新的变化.5G时代的出现,不但创新了发展模式,而且激发了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对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产业发展竞争优势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这一影响下,艺术行业也必然会出现全新的发展景象.美术领域作为艺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5G时代的到来,传统美术领域必将会实现不断的创新,赋予全新的发展内涵,提升发展水平.本文针对5G时代,传统美术领域的创新模式和价值提升进行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5G时代传统美术领域新科技模式新零售商业模式

    从女性主义看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

    赵笛凯
    16页

    浅谈敦煌壁画的前世今生

    张芷芃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被誉为"沙漠美术馆"的佛教艺术宝库,就是本文将介绍的中国的四大古窟之一——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始于公元前366年,其后经过时间和风沙的洗礼历时千年却历久弥新.莫高窟集雕塑、建筑、壁画于一身,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也是最具表现力的非壁画莫属,敦煌壁画描绘的是古人对神的幻想,以寄托那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民朴素善良的美好愿望,所以看似"仙气十足"的敦煌壁画其实也跟所有的艺术一样源于生活、源于传统.但好景不长,绘制壁画所用的颜料持久度不高加上沙漠气候环境问题,敦煌壁画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风化、褪色、位移等许多问题萦绕在它身边挥之不去.本文将以敦煌壁画为论述对象,结合其艺术特点谈一谈敦煌壁画的前世今生.

    敦煌壁画佛教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