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州
神州

赵焕军

月刊

1009-5071

shenzhouzzs@126.com

010-68605010 56921666 57472928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神州/Journal SHEN ZHOU
查看更多>>《神州》杂志受众定位为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热爱红色历史文化的广大人群、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老中青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群众文化开展过程中广场舞演出的舞美风格

    魏燕霞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己的健康也更加重视,广场舞是近几年新兴的群众娱乐活动,广场舞不仅可以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又极具地域特点,而且动作简单易懂,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以如何将广场舞持久地开展下去,本文就广场舞的发展历程以及群众文化展开探究,找到适合群众文化的广场舞演出的舞美风格.

    群众文化广场舞演出舞美风格

    新时代烈士精神传承研究

    张学坤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烈士虽去,精神永存.烈士精神的内涵主要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的英雄主义品质.无数革命先烈的精神就是共和国的灵魂,我们要矢志不移地传承烈士精神,继承先烈遗志,使烈士精神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事业中发挥积极地作用.

    烈士精神传承教育坚定信仰高尚情怀英雄品质

    毛姆小说《面纱》的多元文化空间

    张胤哲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威廉·萨默赛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毛姆及其酷爱旅行,并且多部著作都是得益于旅行所带来的灵感,《面纱》便是作者游历中国后而作.也可以说,游历中国后毛姆为原本已构思的故事找到了背景.本文依托毛姆的创作历程和对文本的分析,对小说《面纱》中的多元文化空间进行梳理,毛姆对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融合以及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使小说《面纱》呈现了独特的空间语义特点.

    毛姆多元文化空间《面纱》

    老子的"归根""无私"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

    章慧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子的"归根"和"无私"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有很大的启示.老子的"归根"思想告诉人们要关注自然本身的发展规律.老子的"无私"则启示我们该以无私的态度去对待自然.老子的"归根"和"无私"思想意义是告诉我们如何更好地与自然相处建设更好的现代生态文明.

    老子生态文明

    曲艺的群众性与大众传播

    姜书兵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曲艺是说、演、评、唱艺术的统称,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长期发展演变而来的.曲艺作为说唱艺术,具有悠远的历史,古代时期,我国的曲艺艺术就表现在民间的讲笑话、说故事,宫廷中的舞蹈、弹唱方面.由此可见,曲艺最初就是来源于民间,并传播在民间,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所喜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同时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广阔、民众居多,各个地区的语言不同、习惯不一、风俗各异,所以使得曲艺艺术具有地域化、普遍化等特点.

    曲艺群众性大众传播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拉则文化解读

    李加才让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广阔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文化.山东曲阜的儒家文化、北京故宫的明清皇室文化以及西藏自治区道玮县分布广泛的拉则文化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与当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在本文中,我将以拉则文化为例详细阐述其文化起源,文化功能以及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与发展.

    拉则文化文化功能文化继承

    替天行道聚忠义,长传千年英雄气——贺《水浒学刊》创刊

    王皓淼
    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16年就开始筹编的《水浒学刊》,于2019年秋由齐鲁书社出版了第一辑,收录了20篇论文主要分为关于《水浒传》的版本问题、关于《水浒传》书中的细节和思想、《水浒传》与民间文化三大板块.

    《水浒传》传统文化《水浒学刊》儒家思想

    现代陶艺在室内环境中的表达

    黄志杰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的陶瓷艺术,既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又是当代作为空间装饰的主要载体.无论是在形式感上,还是在具体的语言表现上,都能将室内的环境有效地表达出来.借此,陶瓷艺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室内外环境的装饰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国的民族特色,以及装饰风格.

    现代陶艺室内环境室内装饰

    从艺术人类学视角评述当代民族艺术展演现象——以原生态歌舞剧《云南映象》为例

    孙慧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民族艺术展演是当代社会艺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对人类在艺术审美熏陶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社会艺术存在中具有普遍性,是对当代中国田野艺术调查,以及结合当代中国艺术文化大背景下产生的必然现象.通过展演这一视觉传播方式,让民族艺术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一种直观符号,从以"民族"本体出发,用艺术感染人,从艺术人类学这一视角解读,了解当代中国民族文化意蕴的传播与继承.

    艺术人类学民族艺术艺术展演云南映象传播继承

    造型风格中因势象形的表达

    周玙璠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势象形,特点为因材施艺,尊重材料原本的形状和材料特性,在基础上稍作修饰加工,追求意似.循石造型便是一种重要的体现,其则突出表现在了西汉大型纪念性石刻及园林、陵墓雕塑上.它充满了美学趣味,当时有许多手段和方法可以制造出较为精细的雕像,但是利用雕塑材质的质感与古拙朴厚的风格相结合,形成阳刚之美,古朴奔放,显然更有利于表现当时西汉帝国朝气蓬勃鼎盛的时代风貌.时过境迁,因势象形这种表达方式应用在不同的材料中一直沿用至今.

    因势象形循石写意汉代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