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州
神州

赵焕军

月刊

1009-5071

shenzhouzzs@126.com

010-68605010 56921666 57472928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神州/Journal SHEN ZHOU
查看更多>>《神州》杂志受众定位为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热爱红色历史文化的广大人群、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老中青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山东诗人杜殿国作品精选

    杜殿国
    1-2页

    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及其现实价值

    章琳晗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是中国讽刺文学的先驱者.极具讽刺性的语言,使其作品别具一格.鲁迅的小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大胆地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伪善和虚伪.他的讽刺作品向读者揭示了国民灵魂的病态、愚昧、麻木.本文详细分析了鲁迅小说的讽刺手法,深入探讨了其讽刺艺术的现实价值,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现实价值

    不负如来不负卿

    卿秀文
    5-6页

    大观园——《红楼梦》的具身性空间

    孔红梅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梅洛-庞蒂现象空间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其具身性,也即现象空间与一个活生生的现象身体紧密相关并与现象身体随时处于相互交互构造之中,也与现象身体的存在相融为一体.以梅洛-庞蒂的观点,现象空间首先是一种身体空间,当我们以身体知觉感知这个世界时,这个被知觉世界就变成了现象空间,身体空间也就转化为现象空间.《红楼梦》中的空间世界,无论是虚幻的、抽象的太虚幻境,还是具有实体性园林建筑的大观园,都是根据人物身体不同的主体性特征而具有不同的具身性特性.特别是大观园,在作者有意的塑造下,贾宝玉的怡红院(绛芸轩)温情脉脉、林黛玉的潇湘馆诗意雅静、薛宝钗的蘅芜苑幽冷素净,使景与人的身体特征相得益彰,现象空间中诸物反映着人的喜怒哀乐,表现为或繁华、或落寞、或肃静.

    《红楼梦》大观园具身性身体空间

    《楚辞·天问》的含义分析及其作者考证

    黄风义
    9-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去两千年来主流学术界普遍认为《楚辞》收录的《天问》是屈原所作,清代学者刘献庭称其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楚辞文献丛刊·离骚经讲录》)[1],近代郭沫若认为是"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屈原研究》)[2].本文通过对作品主体含义和屈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观点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表达风格,探讨潜在证据说明《天问》作者除了屈原,更大可能是著名科学家、也是对某些传统社会意识提出系统质疑的思想家刘歆.

    《天问》作者屈原独尊儒术史学观

    石硖龙眼的百年沧桑

    刘启全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眼不仅仅是一种口感极佳的水果,还是一味比较重要的中药材.而石硖龙眼是龙眼中较为出名的一个品种.文中,主要就对石硖龙眼的发展进行了介绍,以期加深对石硖龙眼的认识.

    石硖龙眼龙眼起源

    竭节尽忠清慎勤鞠躬尽瘁扶社稷——"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张怀琴
    17-19页

    浅析李白安徽诗作的主要题材及创作动因

    卢飞扬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是李白人生中的重要一站,他在安徽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为安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主要以汤华泉(2019)所作《李白安徽诗文写作时地新编》[1]为基础,对其中收录的201首诗作的创作背景、题材、诗作类型等进行统计梳理,并结合具体的诗作简要分析李白安徽诗作的主要题材及创作动因.

    李白安徽诗作题材创作动因

    论明末社会状况及其危机

    齐贺同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的主要典章制度在明前期基本奠定,适应了当时的社会实际,有利于维持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制度不可避免地因为种种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造成了明末社会的种种危机,为之后满清的崛起乃至取而代之埋下了伏笔.

    明末典章制度社会状况

    舞蹈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发展方向探析

    史周扬
    2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从而极大程度的使得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因此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近些年来舞蹈也逐渐了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一行艺术,并且其受众受众也不仅仅局限于年轻人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逐渐都喜爱上了舞蹈此类型艺术.当前舞蹈在群众文化内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增加.本文主要简要介绍了舞蹈艺术在群众文化的具体发展状况以及,舞蹈对于群众文化的影响以及其发展方向的探究.

    舞蹈艺术群众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