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州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州
神州

赵焕军

月刊

1009-5071

shenzhouzzs@126.com

010-68605010 56921666 57472928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神州/Journal SHEN ZHOU
查看更多>>《神州》杂志受众定位为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热爱红色历史文化的广大人群、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老中青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批判现实主义与冯塔纳长篇小说《混乱与迷惘》

    杨艳
    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冯塔纳所理解的现实主义,结合文本《混乱与迷惘》,探讨批判性在其中的体现,进一步拓宽相关研究.

    冯塔纳批判现实主义《混乱与迷惘》

    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音乐审美探讨

    张伟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人们已经不再单一的满足物质需求,更加注重了精神文化的追求和提升.当前,群众文化活动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主要途径,能有效的陶冶群众的情操,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而音乐作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能有效的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基于此,本文就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音乐审美进行探讨.

    群众文化活动音乐审美探讨

    文化馆公益少儿舞蹈培训工作探讨

    张文丽
    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文化馆工益少儿舞蹈培训工作,从舞蹈培训对少儿的意义入手,了解其具有培养少儿审美能力、强化自身气质、磨炼意志等功效,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培训优化措施,旨在提高整体文化馆工艺少儿舞蹈培训工作的质量.

    文化馆公益少儿舞蹈培训工作

    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佛山祖庙庙会为例

    伍嘉雄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佛山祖庙庙会,其发源和传承与当地民众的信仰有着密切联系,是佛山老百姓熟知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体现出岭南一带劳动人民的民族风情.

    佛山祖庙庙会三月三北帝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少数民族题材二胡曲研究——以《赛马》、《草原新牧民》、《蒙风》为例

    刘鹏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少数民族题材的现代二胡作品在当下的中国被广泛接受并传播,乐曲的优美动听,兼顾创作手法之高超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三首乐曲流行的背后的民族音乐文化现象的存在,以及对于民族身份以及文化认同的阐释是始终没有被提及的.本文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入手,对三首蒙古族音乐风格的乐曲进行剖析,通过"本位——客位","历时——共时","局内——局外"等双视角指导下的多元文化观点切入,了解其民族文化内涵的传承发展的核心所在,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认同,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进行探讨解析.对文化身份认同的观照下的创作者的文本与语境进行分析,理解当下中国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的文化现象.

    民族音乐学双视角文化认同文化传播

    和你一样

    奚敏洁
    31-32,34页

    河南地方戏司鼓在伴奏中的体会分析

    李全生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进行戏曲演奏之时,司鼓伴奏可以说是灵魂所在加强司鼓伴奏,有助于更好的演出戏曲.文章以此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司鼓的练习方法,接着分析了伴奏的基本要求,再接着阐述了司鼓伴奏的节奏以及正确处理好司鼓与演员的关系,最后对司鼓伴奏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便可以更好的推动司鼓伴奏艺术向前发展.

    司鼓戏曲伴奏

    歌剧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情感分析和演唱处理

    马小兵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民族歌剧《江姐》中,备受广大人民喜爱的经典唱段有很多.本文以《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这首江姐演唱的咏叹调作为研究对象,把选段演唱过程中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并对选段中的演唱处理提供了自己的一些拙见.

    江姐《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情感分析演唱处理

    新媒体时代的视觉传达艺术设计

    吴九如刘诗奇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艺术设计形式,其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在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对设计人员所提出的要求也更高.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同质化现象也是更加严重,这也需要设计人员能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艺术传达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望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策略

    心物齐一——浅谈哥窖的艺术创作

    金逸瑞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其中哥窑以其特有的金丝铁线,成为其中最有特色的瓷器.也因其失传的工艺技法而成为最神秘的瓷器制作形式.哥窑最大的特点便是线条优美和独特的"银丝铁线"所带来的视觉愉悦.本问通过追溯哥窑的历史,探究哥窑背后的传奇故事,深度剖析哥窑的艺术特点,旨在为传承这一古老的艺术而略尽薄力.

    哥窑历史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