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州(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州(下旬刊)
神州(下旬刊)

赵焕军

月刊

1009-5071

shenzhouzzs@126.com

010-68605010 56921666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神州(下旬刊)/Journal SHEN ZHOU
查看更多>>《神州》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主管、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主办、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5071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461/I,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教育社科综合类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关注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着重反映我国在教育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在教育教学及人文社科研究领域面临的新课题、新思路与新观念;以“萃集教育学术论文精华、评价人文社科学术科研成果、传播教育教学经验、宣传教育改革成就、开展教育与人文社科学术讨论、报道最新研究动态”为办刊特色;以“交流教育与社科科研成果、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为办刊宗旨,是一本集实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于一体,以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为主,兼备最新信息报道的重要学术刊物,是一份宣传党和国家在教育与人文社科领域的方针政策、反映国家现代化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重要读物,本刊将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构建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围垦文化是江城儿女自我积淀发展的文化瑰宝

    高宜耀
    14-14页

    从蛇的多重象征看中国文化

    江芷君
    1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里,蛇文化是其中的一个细小但又丰富且有趣的部分。蛇,有着多重的文化象征,但总体而言,它的象征意义有两种极端,一种代表残暴、阴狠等负面意义,另一种则代表君王、权力等正面意义。可见,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蛇这一形象的态度是相当矛盾的,这与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是密切相关的。每一种象征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都是中国文明的产物。在本文中,笔者仅通过蛇的几个象征意义窥见其中折射出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象征

    国内成都地区瓷胎竹编产品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李恒全
    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中,瓷胎竹编产品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功能,是国内地域民族特色,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本文全面、系统的研究了国内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成都瓷胎竹编产品的现状,深入的剖析了成都瓷胎竹编产品的传承与保护策略,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成都瓷胎竹编产品的创新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文章对国内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研究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成都瓷胎竹编产品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大田板龙民间文化艺术探寻

    林田
    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田板龙以传统的民间文化剪纸、纸、花灯扎和武术文化艺术,形成了运动与艺术结合的美学特点。并具有强烈地域性特征,因俗施事,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当地农村文化的作用,做到将大田板龙留在民间老百姓心中,而不要人为地将它系统化、组织化或官方化。

    大田板龙艺术探寻

    乡村民族文化陈列室设计探究

    刘昌祥
    1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民族文化馆主要依托于乡村而建立,作为展示和传播乡村民族文化的建筑,其肩负着弘扬民族历史文化和宣传民族特色的任务。但,由于我国民族种类繁多,除汉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服饰特色、住房特色、饮食特色广为人知并易区分外,其他民族的特色鲜有人能准确区分和了解。所以,对于乡村民族文化陈列室的设计工作而言,如何突出民族特色,吸引观众视野,给观众耳目一新并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了各乡村民族文化陈列室重点探究的课题。

    乡村民族文化陈列室设计

    浅谈农村民间文化挖掘传承与保护

    罗雪梅
    1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农村民间文化的挖掘传承与保护,本文主要从运用科学的观点进行阐述。作为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人民,从古到今,在民间自发存在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以一种通俗的形自发出来,用于民众自娱乐自乐,因此它的挖掘传承与保护很重要。本文的研究可以作为农村民间文化挖掘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参考。

    民间文化挖掘传承保护

    浅谈城市“大拆大建时期”中的古建筑保护对策

    马诗琪
    2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建筑是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史学意义。但在城市“大拆大建时期”,大量古建筑被毁坏,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本文简要概括古建筑保护存在的困难,为当前古建筑的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大拆大建古建筑保护对策

    文化视角浅析中西方思维差异

    王炎玲
    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任何自觉的行为,都是以认知为基础的。所以说,思维方式为文化创造奠定思想基础,贯穿于整个文化活动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文化形式以及内容的差别。中西方思维方式各自具有的综合性与逻辑性,意象性与实证性,求同性与求异性等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西方人们的语言活动,价值观,风俗习惯,道德观念等。本文就两种思维方式的异同点进行分析研究。

    中西方文化思维差异

    新儒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徐杨佳文邱余兰余紫桐姜倩...
    22-22页

    陶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研究

    张伟
    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器文物见证了数千年人类历史的发展足迹,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宝贵的历史遗产,为研究人类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信息。陶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一直是文物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技术性,本文主要对陶器文物修复的步骤和操作要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陶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