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神州(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神州(下旬刊)
神州(下旬刊)

赵焕军

月刊

1009-5071

shenzhouzzs@126.com

010-68605010 56921666

100068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神州(下旬刊)/Journal SHEN ZHOU
查看更多>>《神州》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中国文联”)主管、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主办、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5071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461/I,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教育社科综合类学术期刊。本刊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关注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着重反映我国在教育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在教育教学及人文社科研究领域面临的新课题、新思路与新观念;以“萃集教育学术论文精华、评价人文社科学术科研成果、传播教育教学经验、宣传教育改革成就、开展教育与人文社科学术讨论、报道最新研究动态”为办刊特色;以“交流教育与社科科研成果、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为办刊宗旨,是一本集实用性、指导性和权威性于一体,以理论探讨和学术研究为主,兼备最新信息报道的重要学术刊物,是一份宣传党和国家在教育与人文社科领域的方针政策、反映国家现代化建设与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重要读物,本刊将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构建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草色遥看近却无

    潘雅琦
    1页

    浅析《四世同堂》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文化内涵

    马佳骥
    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舍笔下的《四世同堂》是围绕"小羊圈"一地描述各个阶层人民在国家破亡的大背景下的生活.故事以祁家,钱家,冠家的生活为主线,八年抗战为时间线展开叙述,其中冠家又不失为整篇小说中的一朵"奇葩".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冠家的两类人物形象及这两类形象中所蕴含的的文化内涵来看特殊时代背景下老舍的文化观.

    冠晓荷尤桐芳人物形象文化内涵

    自然风景背后的历史人文内涵——浅谈《文化苦旅》的文化价值

    王文晖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因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持续追寻和探索,许多年来深受众多读者的喜爱.他的散文不只是一部反映自己感受的游记,还是一部中国史.其自然风景背后所表达出来的人文历史的厚重感给人以警醒,可以说,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蕴含了历史人文内涵,创新了当代散文的精神,带领中国当代散文领域走上新的征程.

    余秋雨《文化苦旅》历史人文文化价值

    从《破阵子》看辛弃疾的爱国情怀

    翟羽佳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破阵子》是辛弃疾闲居上饶期间所做的一首极具代表性的豪放词.这首词以雄浑的气魄展现了一幅气势恢宏的沙场征战图景,然其中一些字眼,却生动而深刻地勾勒出词人心底的郁结和希冀,有血的悲怆、心酸和孤漠,有火的炽热、激昂和生生不息.可以说,这首词是以血和火铸成的,它将现实与梦境的隔阂展现的淋漓尽致,在这种种无法言说的辛酸中把冲突的作用发挥得极为精彩.

    辛弃疾《破阵子》豪放词爱国情怀

    海棠无意惹诗意——解读宋代诗词中的海棠意象

    张素亚
    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棠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本文从"海棠"创作兴盛的原因、美感特征等四个方面对宋代诗词中的海棠意象进行解读,以充实和丰富花卉题材的文学研究.

    宋代诗词海棠意象

    理想与现实的拉锯战——读《活着》有感

    段天赐史江辉
    8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想与现实本就是一种悖论,两者的冲突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困境.本文试图用余华的《活着》来阐述和分析理想与现实的悖论,以及我们应该保持的态度和价值观.

    活着理想与现实读后感

    现代文学传统及其现代内涵

    尹梦皓刘丰勋
    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本文的研究当中,将现代文学传统做为了主要的研究对象,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文学传统的形成、传播历程、特点等等.本文认为,我国的现代文学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具有非连续、多元等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我国的现代文学甚至是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现代文学传统当代文学内涵

    行走

    余煊婷
    10页

    格桑花儿

    张铃
    11页

    浅谈辛词的历史英雄情节

    张冠鹏
    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宋代伟大词人辛弃疾生长在风雨飘摇、动荡不安南宋王朝中叶,当时的南宋山河破碎,局势动荡,民不聊生,这使得心怀壮志的词人对英雄人物有着无限的憧憬与向往,他们想要利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扭转乾坤,扭转时局,奈何势单力薄,无法与现实抗争,只能在无奈与苦悲之中望中原而嗟叹,纵使壮志难酬与报国无门.因报国无门,辛弃疾只好从文,以尖锐的文字表达心中的愤怒,虽从文,但他并未弃武,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将阳刚之气与文字的阴柔之美相结合.本文主要从辛弃疾所作诗词中时代背景、诗词风格等方面来描述其英雄情节.

    辛词英雄情节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