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蛇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蛇志
蛇志

李其斌

季刊

1001-5639

shezhi0771@163.com

0771-5330221

530222

广西南宁市长福路6号

蛇志/Journal Journal of Snake
查看更多>>本刊重点刊登国内外有关蛇类科学与生物毒素的开发与利用,医学基础、临床的研究与实践,微循环研究,亚健康防治,健康养生等生命科学最新科技信息,并用一定版面介绍蛇类养殖与利用,供求信息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小鼠肺组织mRNA表达的影响

    林名瑞李红艳郭小艳陈怀宇...
    443-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小鼠肺组织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 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犀角地黄汤组,每组10 只.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构建脓毒症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脓毒症犀角地黄汤组于小鼠LPS干预前48h开始给予犀角地黄汤0.3 ml灌胃,建模后每日2 次继续胃饲1d;对照组和脓毒症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胃饲.干预后24h每组随机选取 5 只小鼠麻醉后取部分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部分肺组织标本进行mRNA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犀角地黄汤干预后小鼠肺组织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小鼠肺组织结构清晰,脓毒症组小鼠肺泡壁出现较多的炎性细胞浸润,脓毒症犀角地黄汤组小鼠则呈现出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相对于对照组,脓毒症组小鼠的肺组织mRNA表现出差异表达(LCN2、Ccl6、Ccl9、PDK4 等),脓毒症犀角地黄汤组则出现缓解.结论 犀角地黄汤可能通过下调LCN2、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Ccl6、Ccl9)、PDK4 等基因的高表达起到抗脓毒性肺损伤的作用.

    犀角地黄汤脓毒症小鼠mRNA

    桑枝多糖治疗糖尿病大鼠的疗效分析

    花光宗杨磊
    448-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桑枝多糖(RMP)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SPF级SD大鼠 30 只,给予喂养高脂饮食(包括100 g猪油、25g胆固醇、10g去氧胆酸钠、5g蔗糖、45g普通饲料)4 周后,于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40 mg/kg),72h后于尾静脉收集血液样本测定血糖水平,空腹血糖>16.7 mmol/L即糖尿病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将建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5 组(每组6 只),即模型组、模型+二甲双胍组,模型+低剂量RMP组、模型+中剂量RMP组、模型+高剂量RMP组,同时取6 只SPF级SD大鼠设为空白组.分别在用药第0、4、8 周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第8 周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 模型+高剂量RMP组大鼠在观察周期内的空腹血糖改善效果均优于模型+低剂量RMP组、模型+中剂量RMP组,而模型+中剂量RMP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模型+低剂量RMP组,模型+低剂量RMP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有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二甲双胍组大鼠空腹血糖改善效果均优于不同剂量R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组大鼠空腹血糖均低于各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高剂量RMP组大鼠的TC和TG水平均低于模型+中剂量RMP组、模型+低剂量RMP组,而模型+中剂量RMP组大鼠的TC、TG水平低于模型+低剂量R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低剂量RMP组大鼠的TC水平无差异性(P>0.05),而模型+中剂量RMP组、模型+高剂量RMP组大鼠的TC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模型+二甲双胍组大鼠的TC改善效果均优于模型+低剂量RMP组、模型+中剂量RMP组、模型+高剂量RMP组(均P<0.05),且TG改善效果优于模型+低剂量RMP组(P<0.05),但与模型+中剂量RMP组、模型+高剂量RMP组的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组大鼠的TC、TG水平均低于各组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MP在控制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剂量的效果更佳.

    桑枝多糖糖尿病血糖血脂疗效

    双金花茶抗小鼠糖尿病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覃福礼韦珍梁学慧杨春兰...
    453-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金花茶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35 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阳性组(厄贝沙坦0.18 g/kg)、双金花茶高剂量组(双金花茶颗粒5 g/kg)、双金花茶低剂量组(双金花茶颗粒1.5 g/kg),每组7 只.建立糖尿病肾病小鼠模型,灌胃给药5 周后观察小鼠一般状态,比较小鼠体重;取血检测比较血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HE染色评价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肾脏指数;采用FRAP法测定双金花茶颗粒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对照组小鼠的精神状态活跃,毛色光滑,饮食和便尿量正常,体重变化稳定.模型组、阳性组、双金花茶高剂量组、双金花茶低剂量组造模期间小鼠活动次数明显减少,毛发疏松粗糙,体重变化紊乱.模型组给药后 1、3、4、5 周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阳性组、双金花茶高剂量组给药后1、3、4、5 周的体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双金花茶低剂量组给药后1、2、5 周的体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给药后1、2、3、4、5 周的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给药后2、3、4、5 周的血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金花茶高剂量组给药后1、5 周的血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金花茶低剂量组给药后1、3、4、5 周的血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的肾脏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组、双金花茶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肾脏指数均小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DA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SOD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金花茶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SOD明显高于模型组,MDA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双金花茶颗粒各给药组小鼠肾小球形态有所恢复,内细胞数量增加,基底膜增生减轻.双金花茶颗粒总抗氧化能力的FRAP值为0.632.结论 双金花茶对糖尿病肾病小鼠具有明显的肾脏保护作用.

    双金花茶抗糖尿病肾损伤血糖肾脏指数肾组织病理

    骨关节炎中miR-520a-5p的作用及靶基因预测分析

    黄南昌陈超涛唐斌梁飞远...
    459-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iR-520a-5p在骨关节炎(OA)中的表达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miRNA-mRNA的网络构建,分析潜在的分子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 RT-qPCR 验证 miR-520a-5p 在骨关节炎软骨和正常软骨的表达差异.利用RNA22、ENCORI、miWalk、TargetMiner、RNAInter 5 个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miRNA的靶基因.然后对靶基因进行KEGG以及GO富集分析,分析调控靶基因中的关键基因.利用STRING工具对所预测的靶基因进行构建蛋白与蛋白分子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分析STRING获取的信息,利用cytoHubba插件中的MCC方法筛选枢纽基因.结果 骨关节炎软骨的miR-520a-5p表达明显降低于正常软骨.miRNA潜在靶基因有 217 个.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靶基因主要富集在"Renal cell carcinoma""FoxO signaling pathway""Axon guidance"等 10 个通路.靶基因 GO 富集分析主要包括分子功能(MF)、生物过程(BP)和细胞组成(CC)等 6 个富集结果.217 个靶基因构建蛋白与蛋白网络分析筛选出 10 个枢纽基因(PIK3R1、NUP98、IGF1R、FOXO1、PIK3R3、ABL1、YWHAZ、G3BP1、TMPO、TNPO1).结论 低表达 miR-520a-5p 可能通过SIRT-FOXO1 和AMPK等通路参与OA的发生发展进程.

    miRNAmiR-520a-5p骨关节炎非编码基因

    基于晚期胃癌患者特征因子建立化疗PICC置管感染风险预警模型及预防研究

    周莲梅
    465-470,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晚期胃癌患者的特征因子,构建化疗期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感染的风险预警模型,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22 年3 月至2024 年3 月我院收治的 257 例晚期胃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置管感染分为感染组(43 例)和未感染组(214 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ICC置管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PICC置管感染风险预警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于决策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置管穿刺次数、导管移动、导管留置时间、化疗疗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置管穿刺次数≥2 次、发生导管移动、导管留置≥60 d、化疗≥5 次是晚期胃癌化疗患者发生PICC置管感染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糖尿病、置管穿刺次数、导管移动、导管留置时间、化疗疗程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 0.650、0.709、0.669、0.636、0.629、0.852,对胃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有预测价值.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结果显示修正后的预测曲线与理想线高度一致,表明模型预测效能良好;决策曲线显示,其在 0.01~0.79 阈值概率范围内表现为净收益率>0,超出两条无效线.结论 晚期胃癌化疗PICC置管感染风险受糖尿病、置管穿刺次数、导管移动、留置时间及化疗疗程影响,基于这些因素的列线图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可通过控制血糖水平、提高置管穿刺技术水平、妥善固定导管、缩短导管留置时间、调整化疗方案等措施预防感染,降低PICC置管感染发生率.

    晚期胃癌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风险预警模型预防措施

    高危儿母婴巨细胞病毒的监测与预后研究

    喻妮娜陈雯陈绍红徐萍...
    471-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高危儿母婴巨细胞病毒的监测与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9 年8 月至2023 年12 月我院出生并住院的100 例小儿,根据人巨细胞病毒(HCMV)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双阳组30 例[HCMV IgM抗体(HCMV-IgM)、IgG抗体(HCMV-IgG)均阳性],单阳组39 例(HCMV-IgM阴性、HCMV-IgG阳性),双阴组31 例(HCMV-IgM、HCMV-IgG均阴性).比较3 组小儿的发育商(DQ)与智力指数(MI)评分、耳声发射(OAE)听力与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耳朵通过率、身高、体重、尿液HCMV-DNA阳性率、母乳汁HCMV-DNA阳性率、母亲血清HCMV-IgG阳性率.结果 3 组 3 月龄、6 月龄小儿的DQ、M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阴组3 月龄、6 月龄小儿的DQ、MI评分均高于单阳组、双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阳组3 月龄、6 月龄小儿的DQ、MI评分均高于双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 组小儿OAE、AABR耳朵通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 组3 月龄、6 月龄小儿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 组小儿尿HCMV-DNA阳性率、母乳汁HCMV-DNA阳性率、母亲血清HCMV-Ig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CMV感染能直接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水平.HCMV抗体检测可为高危儿HCMV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提升高危儿临床保健技术.

    巨细胞病毒高危儿母婴发育商听力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我伤害的人格特征分析

    林瑞钱郑榕艳倪文娟林蔚清...
    476-479,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伴有非自杀性自我伤害(NSSI)青少年的人格特征.方法 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版)》(DSM-5)诊断标准选取2022 年9 月至2023 年8 月在我院门诊(含医学心理咨询中心)就诊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我伤害(aNSSI)患者100 例作为aNSSI组,同期借助"问卷星"平台对学校中年龄匹配的学生进行匿名自伤筛查,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人格特征,排除NSSI后,将答题时间充分的有效问卷99 份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的资料数据,比较两组的人格特征评分,采用单样本t检验分析aNSSI组与全国常模的人格差异.结果 两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性别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人格特征评分比较,aNSSI组的神经质、内外向、精神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掩饰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SSI组与全国常模的人格特征比较,aNSSI组的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外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质、精神质、内向的青少年更倾向于发生NSSI行为,家长、学校、医务人员对神经质、精神质、内向的青少年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尤其是低龄女性.及时发现并干预NSSI行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自伤人格特征艾森克人格问卷分析

    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叶向春钟健平廖声有
    480-483,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 年5 月至2024 年5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分为发生组(n=78)与未发生组(n=42).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化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78 例,未发生不良反应42 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肝硬化、Child B级、巨大型肿瘤、有血管侵入、Bclc C期、碘油量、门静脉癌栓是原发性肝癌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肝硬化(β=0.510,OR=1.666,95%CI=1.004~2.505)、Child B级(β=0.581,OR=1.789,95%CI=1.032~3.493)、Bclc C期(β=0.639,OR=1.895,95%CI=1.042~3.942)以及形成门静脉癌栓(β=0.562,OR=1.754,95%CI=1.005~2.463)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化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化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多数症状轻微,对症处理可缓解;合并肝硬化、Child B级、Bclc C期以及形成门静脉癌栓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密切关注并实施针对性干预.

    原发性肝癌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

    高危药物流产即时使用COC的临床疗效分析

    陈小青
    484-486,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即时使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COC)对高危人群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3 年 5~12 月在我院进行药物流产的高危流产患者61 例,根据药物流产后是否使用COC进行分组,以使用COC的32 例患者为观察组,未使用COC的29 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流产后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半个月宫内残留率、月经恢复时间、流产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的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半个月宫内残留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流产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为84.38%,对照组为58.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人群在药物流产后立即使用COC可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提高流产成功率,改善高危人群药物流产结局,保护女性生殖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药物流产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高危流产宫内残留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研究

    廖文君谢佳佳余天浩伍灏堃...
    487-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 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方法 选择2021 年10 月至2023 年10 月在我院治疗的100 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睡眠监测分析后,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1 例),轻度OSAS组(33 例),中重度OSAS组(26 例).所有患者均行24h动态血压检测,比较3 组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变异性.结果 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轻度OSAS组和中重度OSAS组患者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显著升高,中重度OSAS组高于轻度OS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轻度OSAS组和重度OSAS组患者收缩压昼夜差值和舒张压昼夜差值显著降低,中重度OSAS组低于轻度OS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轻度OSAS组和中重度OSAS组非杓型患者占比明显升高,且中重度OSAS组非杓型患者占比高于轻度OS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轻度OSAS组和中重度OSAS组患者nSBP-SD和nDBP-SD显著升高,中重度OSAS组高于轻度OS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OSAS患者24h动态血压显著升高,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且高血压合并中重度OSAS患者的血压调节功能损害程度更大.

    高血压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