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赵文轩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2-12月收治的6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西药、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93.94%)更高,与对照组(78.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VAS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西药、针灸、推拿治疗的效果显著,且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案.

    针灸推拿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价值

    针灸配合康复改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观察

    马凡民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配合康复改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在该社区2016年2月-2018年6月接收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中纳入60例为对象,以掷硬币法将60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干预,联合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针灸+康复,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判断其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均见提升,但联合组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FIM评分比常规组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接受针灸配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明显,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促使其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功能独立性随即得到更好的改善.

    脑中风后遗症针灸康复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观察研究

    芦玉琴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该院为例展开研究工作,其研究对象主要选择广泛焦虑障碍患者,其研究的开展时间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研究共选取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中有患者50例.分别给予其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方法,对其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在治疗前的HAMD评分和S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评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82.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给予其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方法,其对应的治疗效果则更加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提高重视程度,进行积极推广.

    中药联合针灸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应用效果

    强化股四头肌锻炼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刘敏歌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股四头肌锻炼在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探讨.方法 将2013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锻炼,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强化股四头肌进行锻炼.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LKSS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个月后,研究组的LKSS评分和VAS疼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QOL-BREF各领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个月后,研究组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采用强化股四头肌进行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患者自理能力.

    强化股四头肌锻炼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护理

    踝关节护理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梁丹花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踝关节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开展踝关节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2个月时MBI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一周内,观察组患者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患侧踝关节的背伸活动度、10m自由步行速度、患侧步频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患侧跨步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踝关节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神经内科偏瘫下肢功能踝关节护理临床疗效

    连续性康复护理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刘振洁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连续性康复护理应用于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对其术后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现选择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跖骨骨折患者66例,将给予常规护理的33例设为参照组,将给予连续性康复护理的33例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的依从性和足部功能恢复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各功能恢复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性康复护理对多发性跖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可有效提升其出院后康复护理的依从性,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连续性康复护理多发性跖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

    足踝矫正器对于脑卒中后患者足内翻的康复护理疗效观察

    王腾飞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足踝矫正器对于脑卒中后患者足内翻的康复护理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足内翻患者作为主要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开展踝关节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患侧踝关节的背伸活动度、10m自由步行速度、患侧步频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患侧跨步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runn strom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患者足内翻应用足踝矫正器能有效缓解患者足内翻严重程度,同时提高下肢功能恢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脑卒中足内翻康复护理足踝矫正器临床疗效

    通络化浊法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评价

    王超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通络化浊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于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75例,对照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采取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实验组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采取通络化浊法治疗,比较两组间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数值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67%,明显低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8.67%;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以及血清总胆固醇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采取通络化浊法治疗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血液粘稠度.

    糖尿病足通络化浊法临床效果

    中药辨证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徐秀义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辨证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一共纳入64例患者,所选取的患者均患有糖尿病足,实验观察的时间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法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32例患者,临床治疗方面两组也有所不同,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结合使用中药辨证内服外洗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症状缓解情况以及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疗效评定为无效,另外31例为有效者,总有效率则为96.9%,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的疗效评定为无效,另外24例属于治疗有效,总有效率75.0%,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全身氧化应激、1例局部炎症)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中9例表现出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率为28.2%,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缓解时间的观察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了间歇性跛行、皮肤干燥等症状,对应的缓解时间,取平均值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结合使用中药辨证内服外洗治疗,具有四大优点:有效率高、起效快、安全性高并且还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控制病情,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中医辨证内服外洗糖尿病足治疗价值

    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护理

    尚小侠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优质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糖尿病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临床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优质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借鉴与应用.

    糖尿病足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疾病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