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泡足对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分析与护理体会

    王晓连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施予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中药泡足治疗并护理的临床效果体会.方法 将该院2017年8月-2018年12月时段内诊治的140例DF患者,电脑随机平行将其均分纳入参照组(n=70)采用常规降糖药、胰岛素治疗+常规护理,实验组(n=70)采用降糖药+胰岛素+中药泡足进行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1.4%(50/70)低于实验组患者的94.3%(66/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应用中药泡足治疗护理,诸药联用药效合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糖尿病足中药泡足护理体会

    中药泡足联合穴位按摩对糖尿病足康复的疗效观察

    马丽娟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中药泡足联合穴位按摩对糖尿病足康复的疗效观察.方法 取2017年9月-2018年10月该院所收治100例糖尿病足该院作为此次临床观察试验研究的主要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100例该院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50例.研究组采取中药泡足穴位按摩联合治疗,常规组则为传统治疗.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该院治疗后期各项指标变化、踝肱临床指数、康复疗效所有评分优势均较为突出,组间比较数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足该院,采取中药泡足穴位按摩联合治疗路径,能改善病患各项临床指标,提升康复治疗效果,促进病患早日疾病转归.

    中药泡足穴位按摩糖尿病足康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分析

    杜学智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43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静脉造影检查,回顾分析不同方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结果 静脉造影检查显示40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示有38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符合率为95.00%(38/40),总体诊断特异性与灵敏度较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临床价值较高,具有无创优势,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筛查的重要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诊断价值

    大隐静脉曲张伴下肢皮肤溃疡行高位结扎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体会

    王伟赵文斌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大隐静脉曲张伴下肢皮肤溃疡行高位结扎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的观察对象一共64例,实验观察进行的时间为2014年8月-2018年10月,选取的患者经过临床确诊为大隐静脉曲张伴下肢皮肤溃疡,对患者进行分组,分组方法:数字法,分组数量: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高位结扎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手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显效31例,对照组治疗有效+显效24例,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治疗费用更低、切口长度更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中2例患者出疼痛、红肿等并发症,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数为9,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大隐静脉曲张伴下肢皮肤溃疡患者采取高位结扎术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的效果更优,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病情,还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大隐静脉曲张下肢皮肤溃疡高位结扎术湿润烧伤膏

    气压治疗仪预防妇产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娟景杜娟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采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妇产科手术患者计200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方案对照组(n=100)与联用气压治疗仪预防实验组(n=100),对比预防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手术后采用气压治疗仪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效果极佳,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气压治疗仪妇产科手术下肢静脉血栓

    小儿手足口病传染预防及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

    刘占学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探讨预防及控制的有效策略.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辖区内的定点接诊医院180例小儿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对症治疗,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该组180例患者,男性59.44%,女性40.56%,发病年龄主要为4个月~5岁(88.89%),发病时间主要为4~6月份(65.56%),临床表现主要为手足疱疹(98.89%)、口腔溃疡(87.78%)、发热(58.89%);重症患儿(2.22%),危重患儿(1.11%),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为99.44%,1例患儿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对小儿手足口病应以预防为主,降低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对已患病患儿应给予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干预,保障患儿身心健康.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传染预防

    优质护理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体会

    景杜娟张娟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该院2016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成优质护理组(34例)及常规护理组(3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护理组小腿麻木感消失时间(3.06±3.61)个月、皮下血肿消除时间(1.23±2.06)周、溃疡面愈合时间(2.27±3.03)周均短于常规护理组(5.59±6.34)个月、(3.40±4.20)个月、(5.15±6.27)周,并发症发生率2.94%、复发率5.88%均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7.65%、23.53%,护理满意度94.12%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深入探究.

    优质护理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

    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叶霞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血栓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案对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的作用.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脑血栓患者计68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4)与采用综合性护理实验组(n=34),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指导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综合性护理脑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凝血功能

    探讨羟苯磺酸钙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临床价值

    张正伟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羟苯磺酸钙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92例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保守治疗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方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保守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溃疡平均恢复时间、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不适症状(坏疽、间歇性跛行)发生率优于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溃疡平均恢复时间、平均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不适症状(坏疽、间歇性跛行)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联合常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溃疡患者的临床价值较高.

    羟苯磺酸钙下肢静脉曲张溃疡临床价值

    信息动态

    78,146,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