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的临床研究

    刘西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罐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针罐结合治疗,针刺治疗1次/d,刺络拔罐治疗2次/周;对照组予针刺治疗1次/d.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症状都有所改善,治疗组97.50%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85.00%.结论 针罐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刺络拔罐针刺

    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

    许艳琴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观察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风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采用针刺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能有效地改善运动功能,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临床值得推广.

    中风下肢痉挛针刺康复功能训练临床疗效

    针灸联合委中点刺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观察

    柳蕾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委中点刺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0.3 g/次,1次/d;对乙酰氨基酚口服,0.5 g/次,3次/d.治疗3~7 d.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委中点刺放血治疗,针灸留针20~25 min,1次/d,治疗3~7 d.委中点刺放血后拔罐,留罐5~10 min,根据病情可于5d后再次点刺放血.一般治疗1~2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7d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估腰部疼痛程度,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对腰部功能进行评价,用Schober试验评价腰椎活动度;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3、7d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两组O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腰椎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7 d VAS评分、OD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腰椎活动度较对照组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委中点刺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可迅速缓解腰部疼痛、促进腰功能及活动度恢复,整体效果优于西药治疗.

    针灸委中点刺放血急性腰扭伤

    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

    汤莹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诊治的偏瘫患者当中选取66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编号,1-66号,奇数号为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偶数号为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两组患者FMA评分和FCA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偏瘫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康复训练偏瘫下肢运动功能应用效果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病人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王芳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骨外科护理;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总时间和患肢功能恢复时间、对骨科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总时间和患肢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对骨科护理满意度达到94.2%;高于对照组的80.8%;仅有3例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干预,能够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使满意度水平提高.

    胫腓骨骨折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并发症疼痛生活质量

    疼痛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徐梦萍水向梅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术后接受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接受手术治疗,根据计算机抽签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辅以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疼痛评分,统计并分析各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下肢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未接受护理干预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3.21±0.13)d、总住院时间(11.95±0.21)d、骨折愈合时间(10.59±2.11)周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下肢外观评分(17.49±1.14)分、肌力评分(16.94±0.48)分、关节活动评分(16.09±1.22)分、步态评分(16.55±0.18)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17.39±0.2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辅以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加速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疼痛护理下肢骨折术后康复影响

    运动想象疗法在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王辉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运动想象疗法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30例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运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想象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训练后,运动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和平衡功能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中肌力在3级以上的患者明显较对照组更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想象疗法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提高患者肌力等级,促进患者更快恢复,且简单易学,患者易于接受,有助于解决众多康复训练难题.

    运动想象疗法偏瘫下肢功能

    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于慧金张艳马佳玲尚燕...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综合康复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均得到良好改善,主要表现为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提高和疼痛VAS评分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92.16%>76.47%)、关节活动度[(130.81±10.96).>(112.79±9.26)°]、ADL评分[(72.19±5.43)分>(61.68±5.28)分]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疼痛VAS评分[(2.14±0.22)分<(3.62±0.51)分]相对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的有效开展,对于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恢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合康复护理老年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护理效果

    40例糖尿病足的临床诊治分析

    马慧冬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糖尿病足疾病的临床诊治情况,以期为临床诊治糖尿病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该院进行临床诊治的患有糖尿病足的40例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主要包括患者的疾病分型、病程、HbALc、空腹血糖、并发症、体重指数、合并症、Wagner分级以及治疗方法等内容.结果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以及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的概率较低,大多数患者为病程较长者、年龄较大者、血糖控制效果欠佳者,很多糖尿病足患者合并其它急慢性并发症.结论 糖尿病足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可以防治的疾病,该类疾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需要加强诊断以及治疗,同时还需要加强此类疾病的宣传教育力度.

    糖尿病足临床诊治并发症

    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研究

    黄俊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 对象选取为98例该科糖尿病足患者,患者抽签时间段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采用盲选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4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49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症状评分及体检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综合对比后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及体检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水平得以有效控制,症状评分及体检评分明显降低,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糖尿病足优质护理血糖水平症状评分体检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