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分析

    邓威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此次研究分析在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样本从该院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3月,将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对照组患者采用植皮联合负压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辨别觉等指标较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效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较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较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能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提高,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改善.

    下肢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分析

    王春艳于海英吕雪丽丁兰...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实施护理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了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结合患者入院尾号编号,分为观察组(入院尾号单数)55例、对照组(入院尾号双数)55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予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2.7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2.7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7%,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利于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方面予以应用和推广.

    急性心肌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效果

    颈肩腰腿痛物理治疗的方法与临床效果分析

    郭安玲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颈肩腰腿痛物理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取的88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物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疼痛感评分以及治疗依存性做观察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后疼痛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存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肩腰腿痛物理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存性,值得临床推荐.

    颈肩腰腿痛物理治疗临床效果

    临床路径式思维导图在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韩英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思维导图在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治疗的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86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正常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临床护理途径思维导图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20d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20 d后,观察组的护理有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临床路径式思维导图应用在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更好,降低了患者的负面情绪的发生,患者的恢复情况也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路径式思维导图产后出血下肢水肿护理效果

    前交叉韧带体部断裂修复的动物试验

    王成文沙海燕许胜梁红霞...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体部完全断裂修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30只成年波尔山羊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5只山羊测定其前交叉韧带纵向最大承受力,另25只任选一侧的前交叉韧带为试验侧,将其体部用刀从中部切断,然后采用改良Kessler进行吻合并在两断端加强缝合2~3针,以直径为2mm单根克氏针固定膝关节于功能位,制作成动物模型.4周后拔出克氏针,观察山羊的膝关节的活动度.结果 术后3个月时处死23只波尔山羊,其中22只山羊试验侧的前交叉韧带最大纵向承受力的达到了对照侧(健侧)的(66.47±5.03)%,另一只行肉眼观察和镜下观察发现试验侧韧带的结构与对照侧无明细差异.术后6个月,另2只山羊再行处死,观察试验侧前交叉韧带的大体形态与抗拉能力.结论 采用改良Kessler吻合加断端加强缝合固定修复前交叉韧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前交叉韧带体部断裂修复动物试验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室护理要点分析

    卢瑶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手术室中的护理要点.方法 筛选在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在血管外科确诊为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34例作为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对所选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以分析护理效果和护理方法.结果 全部研究对象都给予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指导等相应的护理干预,手术结束8h后患者可以缓慢行走,并且所选的研究对象临床症状都消失,并且疼痛和肿胀现象改善效果显著,没有出现并发症.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使用腔内激光治疗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辅助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同时还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腔内激光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室护理

    乳腺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

    王素红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方法.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诊治的62例行乳腺根治手术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采用综合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3%,对照组发生率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侧下肢水肿发生率和双侧下肢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为74.19%,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根治术之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做好围手术的预防护理干预,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乳腺根治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法

    手足口病应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方案的疗效探析

    孙国颖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用于手足口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并探析药物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手足口病患者,遵照随机原则分为甲、乙两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巴韦林治疗,乙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热毒宁,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疗效.结果 乙组治疗优良率为96.0%,较高于甲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外周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及血小板(PLT)水平均有降低,乙组更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28.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过程相对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手足口病热毒宁利巴韦林疗效观察

    探讨甲状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与护理

    刘佳丽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入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患者,随机抽签选取该院诊治的行甲状腺手术之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2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抗凝溶栓方法在治疗3d之后,患肢肿胀情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并且皮肤恢复正常.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全部康复出院,没有发生肺栓塞以及死亡病例.结论 甲状腺手术之后,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使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甲状腺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原因护理

    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护理

    田怡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患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技巧及护理措施.方法 该次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患儿88例为研究对象,参照计算机抽选结果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于下肢内踝大隐静脉最低点进行穿刺,观察组患儿于下肢内踝经脉最高点进行穿刺,均辅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95.45%、首次见回血率97.7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二次以上见回血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患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实施穿刺留置针成功率较高,应注意穿刺技巧的运用,同时做好护理干预.

    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