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优质护理服务

    崔晓青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以及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方法 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选取该院接收的120例患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根据穿刺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将下肢内踝下方大隐静脉可触摸部位作穿刺点进行穿刺,观察组将内踝上方大隐静脉最凸部位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对比两组患儿穿刺情况.结果 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首次见回血率方面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次见回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患者,在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将下肢内踝作为穿刺点进行穿刺,成功率高.

    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优质护理服务

    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应用带线锚钉治疗的术后护理分析

    李学梅
    121-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应用带线锚钉治疗术后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26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13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组受试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带线锚钉手术治疗的先天性马蹄足内翻患者来讲,在手术之后配合针对性护理能够取得满意效果,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

    小儿患者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针对性护理术后带线锚钉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体会

    邵长贵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1-12月这一时段内该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80例纳入研究,按照住院号单双数,将之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CRP、IL-8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银杏达莫注射液利伐沙班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疗效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

    黄仁冰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在下肢骨折术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抽取60例下肢骨折术后行预见性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PT(13.05±1.15)s、APTT(33.01±5.21)s低于对照组(13.81±1.21)s、(38.41±7.34)s,实验组PLT(214.51±13.54)×109/L高对照组(205.31±12.31)×109/L,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效果显著,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

    院外跟踪护理在狂躁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赵建萍王海宁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院外跟踪护理在狂躁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护理的狂躁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 1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院外跟踪护理干预,1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护理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全血比高切黏度、全血比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周内为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院外跟踪护理干预用于狂躁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能提高患者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院外跟踪护理狂躁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张喆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对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护理方法不同为依据分组,对比两组下肢症状改善情况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疼痛消失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3/60)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加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主动配合用药、锻炼、饮食等护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

    急性心肌梗死综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分析

    舒晓丹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2例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干预后,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合性护理干预肝胆胰恶性肿瘤下肢静脉血栓

    微创经皮接骨板技术在下肢骨折中的应用

    葛夫贵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于下肢骨折中应用微创经皮接骨板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以随机数表法将从该院挑选的10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于对照组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和观察组应用微创经皮接骨板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治疗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展开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情况指标与对照组做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显著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80.00%,其中对照组优、良、中、差的患者人数分别为30例、10例、9例、1例,观察组优、良、中、差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2例、6例、2例、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0%做比较,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高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微创经皮接骨板技术应用到下肢骨折患者中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且降低了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

    微创经皮接骨板技术下肢骨折安全性

    对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体会

    崔利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的临床情况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8月-2018年8月期间,该院急诊科收治的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116例.抽签法进行急诊护理分组,对照组(58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予以综合护理,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98.28%)较之对照组(84.48%)有明显偏高,护理总满意度(94.8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1.03%),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肢多发性骨折休克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循证护理在急诊下肢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成旭静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对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进行临床干预的情况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之间,在该院骨外科进行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20例.将他们根据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5.00%)和护理总满意度(91.67%)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1.67%,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循证护理进行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其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下肢骨折循证护理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