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肢体康复锻炼在足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研究

    张玉凤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肢体康复锻炼在足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8年11月治疗的足部骨折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组联合肢体康复锻炼,1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肢体功能及满意度.结果 联合组护理后1个月Fugl-Meyer量表、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护理后1个月Oswestr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护理方法 、护理内容、康复锻炼、定期复查及饮食指导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肢体康复锻炼用于足跟部骨折患者中能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肢体康复锻炼足跟部骨折肢体功能护理满意度

    风心病合并双下肢动脉栓塞并左足干性坏死的观察及护理

    房玲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双下肢动脉栓塞并左足干性坏死患者辅以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双下肢动脉栓塞并左足干性坏死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SAS评分(3.03±0.21)分、SDS评分(3.05±0.22)分、VAS评分(3.22±0.3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6.36±10.14)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双下肢动脉栓塞并左足干性坏死疾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风心病双下肢动脉栓塞左足干性坏死护理

    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临床护理分析

    王元媛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对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 从2018年10月—2019年5月到该院诊治的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实施临床护理方案,比较护理前后踝关节损伤患者的AOFAS和VAS评分、 总满意度情况.结果 踝关节损伤经过护理干预后AOFAS评分和总满意度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2,P<0.05).结论 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患者术后AOFAS评分和降低VAS评分,患者满意度显著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踝关节微创外侧韧带重建术临床护理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

    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要点分析

    杨玉芳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要点.方法 应用抽纸条的方式将该院中2016年3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抽到"1"的患者为对照组,抽到"2"的患者为实验组,两组均包含53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护理方式,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同时给予规范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可以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踝关节骨折术后疼痛护理要点

    糖尿病足合并精神分裂症84例临床护理体会

    连云玲辛翠玉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足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该院医治的糖尿病足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成甲组与乙组,甲组42例,乙组42例.乙组是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甲组加综合护理,总结两组的积极心理品质、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的积极心理品质评分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身体机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心理状态评分都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糖尿病足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合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还可培养患者积极心理,利于康复.

    糖尿病足精神分裂症综合护理体会

    研讨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足部的护理实践

    袁会洁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熏洗足部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择取7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普通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模式,优化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中药熏洗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优化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4.87%(37/39),比普通组患者高出5.1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足部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足部护理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拉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

    殷建华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早中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联合应用肌肉拉伸+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到该院治疗的108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联合应用肌肉拉伸+电脑中频电疗治疗;观察组54例,联合应用肌肉拉伸+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WHOQOL-BRIEF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联合应用肌肉拉伸+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可改善膝骨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肌肉拉伸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膝骨关节炎

    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病人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王珂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中风下肢痉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所收治的90例中风下肢痉挛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下肢CSI量表评分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下肢CSI量表评分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在中风下肢痉挛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值得推广.

    针灸联合早期康复锻炼中风下肢痉挛临床疗效

    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分析

    刘飞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一组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临床上,将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两类,且出血性中风占据比例较高,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于存活患者仍有多数伴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影响患者健康、生活.因此,加强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对于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治疗方法相对较多,包括:康复锻炼、药物指导等,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远期预后较差,患者治疗耐受性、依从性较差.针灸是针法与灸法的总称,是将毫针根据一定的角度刺入体内,配合捻转、提插等方法刺激相应的穴位,从而实现临床治疗的目的 .而推拿是指在人体上根据经络、穴位利用推、拿、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但是针灸推拿在中风后偏瘫状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该文以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为起点,分析针灸推拿在中风后偏瘫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针灸推拿远期预后应用效果

    COPD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锻炼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王春娇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OPD(慢阻肺)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锻炼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诊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共66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肺康复锻炼,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肺康复锻炼,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COPD机械通气早期肺康复锻炼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