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居家治疗糖尿病足患者预防控制护理指导之管见

    常志玉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居家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要做好饮食、运动、血糖监测与控制、健康教育、足部保健、足部运动和心理等基础护理指导,做好足部皮肤、改善并促进恢复血液循环与周围神经功能、水泡、创面、物理治疗和再次感染等护理指导,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改善并控制疾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糖尿病足预防控制基础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指导

    探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刘美叶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足护理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的实践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性干预护理,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治疗效果,以及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并发症出现率和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治疗中使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效果更加明显.

    糖尿病足综合性护理干预预防

    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的综合护理

    马青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部溃疡护理中的实施方法 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以护理措施不同为依据分组,对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14 d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4.76%(2/42),创面愈合时间(25.73±5.80)d,恢复情况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41/42)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3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的创面细菌感染,注重控制感染、皮肤护理及血糖控制,有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康复.

    糖尿病足部溃疡综合护理创面愈合

    糖尿病足常规与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的临床比较

    李艳明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糖尿病足常规与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治疗的88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数量相等且具有可比性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和综合护理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治疗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干预组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结论 糖尿病足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和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应予推广应用.

    糖尿病足综合护理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艾秋颖邓瑞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作为该组的研究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将该组资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餐后血糖水平以及餐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通过延续性护理干预后治疗总优良率为96.3%,对照组通过传统护理干预后治疗总优良率为74.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治疗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餐后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身体情况,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临床推广应用.

    糖尿病足溃疡坏疽延续性护理

    加强职业危害防护培训及管理对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的影响

    高艳杰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加强职业危害及防护培训对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该院自2018年1—12月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加强职业危害防护培训及管理,采用调查工具及调查问卷调研消毒供应室实施加强职业危害防护培训及管理前及实施12个月后护理人员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病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干预后护理人员劳动功能职业病的总发生率为34.48%,显著低于干预前86.21%的劳动功能职业病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下肢功能不全发生率为13.79%,较干预前37.93%的下肢功能不全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培训及管理,有效规范了科室操作流程,改善了护理人员防护意识,降低了下肢功能不全发生比例,值得推广.

    下肢静脉曲张消毒供应室职业危害防护培训

    256层螺旋CT双下肢动脉成像的护理配合效果观察

    刘继波李金业李伟林王静...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256层螺旋CT双下肢动脉成像护理配合要点与检查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8年7月—2019年5月期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患者88例入组,对回顾性分析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开展256层螺旋CT仪进行双下肢动脉成像检查,检查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使成像过程中出现的非生理性运动有效减少.由影像科医师对CT图像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结果 88例患者中顺利完成CT双下肢动脉成像检查者87例,1例因注射压力过高导致对比剂外渗终止CT检查.87例患者图像质量评估结果显示,优者46例,良者38例,差者3例,优良率为96.55%.结论 256层螺旋CT双下肢动脉成像过程中开展护理干预,可提高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准确依据.

    256层螺旋CT双下肢动脉成像护理

    D-二聚体水平监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姜龙珠刘斯琴张淑南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判D-二聚体水平监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结合病例入院编号进行分组,将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撷取的1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研究组、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55例.参照组经国际标准比值INR监测,研究组在参照组之上,经D-二聚体水平监测,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4%,明显低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二聚体和INR监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D-二聚体、INR监测情况、闭塞静脉直径狭窄程度加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实行D-二聚体水平监测,有助于明确D-二聚体水平、闭塞静脉直径狭窄程度等,控制用药剂量,可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数据参照和支持,值得在临床方面应用并推广.

    D-二聚体监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用效果

    TUPKP术围手术期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探讨

    马明徐建玲李艳李雪峰...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TUPKP术围手术期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对策.方法 以2015年7月—2018年5月在该院行TUPKP治疗的88例BPH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综合性预防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二组患者术后并发DVT的比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DVT并发率(0.00%)低于对照组(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围术期综合性预防护理能有效预防TUPKP后DVT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TUPKP围手术期前列腺增生症下肢静脉血栓护理预防

    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手术取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陈洪波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文实验目标是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依据双盲法对样本实施分组,参照组(n=25例)实行手术取栓单独治疗,实验组(n=25例)实行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评分、静脉通畅率对比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参照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对比治疗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与手术取栓联合治疗应用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展现更具优势的作用.

    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手术取栓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