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肾病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王玉姝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肾病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诊治的肾病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2组,每组40例,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根据2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分.结果 根据实验期间数据最后分析为:使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病患总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均要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患的身体健康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析综合护理具有较佳的效果,不仅能有效的护理病患的病情,提高病患的满意度,还能减少病患的疼痛,是值得推广的护理路径.

    肾病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试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脊柱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张博宇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针对脊柱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再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的同意后,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92例脊柱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作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禁烟禁酒、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包括风险评估、术后护理等.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APTT、FIB及PT水平,评价早期护理干预对脊柱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结果 通过数理统计软件,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浮肿率、DVT发生率、APTT、FIB及PT水平等,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数理统计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相比常规护理,有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脊柱术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且相比起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不仅效果更好,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更高,值得推广于脊柱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

    深静脉血栓脊柱术后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效果

    双下肢静脉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观察

    刘玉霞禄晓华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收取同时期非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管腔内血流情况、血管径血流情况、二维图像特点.结果 观察组下肢静脉管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髂静脉至胫后静脉占比42.50%,髂静脉占比17.50%,股静脉至胫后静脉占比40.00%;右下肢静脉血栓占比35.00%,左下肢静脉血栓占比52.50%,双下肢均有血栓占比12.50%;亚急性及慢性期患者占比40.00%,急性期患者占比60.00%.观察组下肢静脉管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双下肢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窦丽君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 依据患者先后入院时间顺序资料,随机抽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时间段8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并将这8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1例实施综合预防措施,对比两组DVT预防情况.结果 观察组食管癌术后DVT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4.39%,而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对于减少DVT和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

    食管癌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肺栓塞

    探讨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

    朱伟伟蔡秋霞周晓晓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共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共包括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50例,设为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共50例,设为观察组,分析2组患者各项指标内容,包括手术时间、合并症、卧床时间、不良嗜好等,同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56.32±2.14)岁明显较大,手术时间(3.98±0.51)h长于对照组,合并症患者2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卧床时间平均为(23.42±2.45)d,明显长于对照组,不良嗜好患者21例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胸外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相对较为复杂,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合并症情况、卧床时间、不良嗜好等均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有影响作用的因素.临床上应该进行针对性措施护理干预,降低发病率同时改善患者预后.

    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影响因素护理措施

    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

    王鸿铭于翔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 根据该院2018年6—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6例,将66例患者的病史、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66例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以及全面的护理干预,比如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全面的护理方法.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后,重新对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后,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恢复状况良好.结论 经实践,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并发症状况,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

    护理干预介入治疗合并症

    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剖腹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江春霞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围产期护理干预在剖腹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该次将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的200例行剖腹产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结论 在剖腹产手术患者中采取围产期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围产期护理干预剖腹产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李飞飞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护理的方法 .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外科的患者,总共有64例,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是对照组,一组是观察组,每组有32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对观察组采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方面的干预措施,在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方法进行结果 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为8.64%,对照组为2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之后,患者比较满意,为93.75%,而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比对照组有更高的满意度,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如果积极采取预防的措施,可以比较明显的降低血栓形成的概率,进行有效的护理方面的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下肢CT静脉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分析

    刘英岳本林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临床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CT静脉造影诊断,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从该院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筛选出其中30例作为该临床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患者的研究资料,在临床诊断中给予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静脉造影技术,以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 作为诊断依据(或"金标准"),给予所有患者CT静脉造影技术诊断,观察这两种手段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诊断的准确性,并将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CT静脉造影技术诊断后的特异度、敏感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该文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将多普勒超声诊断作为金标准,经CT静脉造影技术诊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诊断的特异度、敏感性结果分别为100.00%(30/30)、96.67%(29/30),下肢静脉造影受CT技术方法的一定限制,股深静脉血栓未能准确显示.结论 在临床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CT静脉造影诊断,特异度、敏感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CT静脉造影临床诊断

    下肢骨科手术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葛海波李玲玲崔玉洁刘继红...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术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案与效果,从而促进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方法 选择该院骨科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手术患者(n=80),结合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对照组、试验组分组.对照组40例骨科手术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骨科手术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结果 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肺栓塞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骨科手术中落实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从而提高患者安全性,并促进患者预后.

    下肢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干预并发症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