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

    白雪梅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该院进行下肢骨折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划分为2组,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00例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根据2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率进行评分.结果 由此观察得出,实验期间,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对下肢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有控制效果,减少了静脉血栓的形成,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下肢脑性瘫痪患儿矫形手术治疗的护理管理方法研究

    陶锡珉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下肢脑性瘫痪患儿在实施矫形手术治疗期间配合给予护理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月—2019年5月收治的84例下肢脑性瘫痪患儿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拟定的矫形手术护理配合方案;比照组(42例):拟定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案展开;实验组(42例):拟定常规围术期护理方案+全过程护理管理方案展开;就组间平均手术时长、近期矫正丢失率、术后住院时长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 展开对比.结果实验组下肢脑性瘫痪患儿平均手术时长短于比照组明显,近期矫正丢失率低于比照组明显,术后住院时长短于比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下肢脑性瘫痪患儿总满意度评分高于比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脑性瘫痪患儿于临床接受矫形手术治疗期间,全过程护理管理方案的拟定与应用,利于平均手术时长的缩短,近期矫正丢失率的降低,术后住院时长的缩短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的提升,最终利于下肢脑性瘫痪患儿的疾病转归.

    下肢脑性瘫痪矫形手术护理管理临床效果

    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的急救护理探讨

    李霄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共100例下肢深静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所有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各50例,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应用常规干预措施患者为对照组,对最终的结果 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8%,观察组患者明显较对照组更高,观察组患者的满意评分平均为(96.46±2.12)分,对照组患者的满意评分平均为(85.25±2.18)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明显较对照组,组间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急救基础上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疼痛反应,让患者及家属更满意,效果显著,指导临床应用推广.

    下肢深静脉栓塞抗凝治疗急救措施护理措施

    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

    李永辉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术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作用,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主要为该院所抽取的7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019年1—5月为研究时间,并且通过随机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两组,每组为36例.研究期间为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护理工作,最后对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以及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83.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33.33%),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最终发现,研究组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模式能够为患者起到极为显著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

    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皮静脉内滤网置入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护理要点分析

    吴蒙蒙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来该院儿科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20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其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患儿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管留置时间以及患儿家属的心理状况.结果 试验组患儿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试验组患儿家属的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一定的技巧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实施留置针穿刺并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改善患儿家属的焦虑等不良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护理

    循证护理用于对卧床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

    宁丽嘉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用于对卧床老年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100例卧床老年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选择循证护理,观察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切口感染、便秘、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总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卧床老年患者提供循证护理,能让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明显降低,让其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循证护理卧床老年下肢静脉血栓

    循证护理用于对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

    张苏芳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及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循证护理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肺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护理研究

    白英敏郭志云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肺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影响.方法 在该次参与实验的50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来自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和价值.

    延续性护理肺癌下肢深静脉血栓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

    董静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 从该院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当中随机抽取88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编号,1~88号,其中奇数号为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偶数号为观察组,44例,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明确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3例,发生率为6.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82%,由此可见,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

    直接法及间接法在下肢CT静脉成像中的应用比较

    王耀辉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直接法及间接法在下肢CT静脉成像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64例实施下肢静脉成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数字分号方式分为A组、B组.其中A组实施直接法进行造影处理;B组则实施间接法进行造影处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图像诊断效果,同时对比图像诊断的质量.结果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来看,两组患者通过图像质量判断,直接法的图像质量情况要显著间接法.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直接法与间接法优势不同,针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效果各有优势,直接法在图像的质量方面更高于间接法.

    直接法间接法下肢静脉CT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