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邵红高媛丁钧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患者应用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该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未行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与实验组(23例:行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 实验组干预1周后空腹血糖控制率、餐后2h血糖控制率、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率等血糖指征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干预1周后、1个月后症状自评表(SCL-90)得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各项观察项目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预防保健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

    糖尿病足预防保健护理干预

    协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抑郁患者心境障碍及溃疡愈合的影响

    王雪梅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抑郁患者心境障碍及溃疡愈合的影响价值.方法 从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抑郁患者中抽取1 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协同护理干预组2组,给予参照组(55例)常规护理,给予协同护理干预组(55例)协同护理干预.探讨2组患者抑郁HAMD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溃疡愈合时间的差异性.结果 护理后,协同护理干预组抑郁HAMD评分(8.02±1.13)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护理干预组SF-60评分值,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同护理干预组溃疡愈合时间(29.16±7.36)d,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抑郁患者心境障碍及溃疡愈合的影响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协同护理干预糖尿病足溃疡抑郁心境障碍溃疡愈合影响价值

    心理护理管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胡晓艳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管理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科收住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SDS,VAS,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SDS,VAS的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心理护理管理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上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同时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心理护理护理管理糖尿病足护理效果应用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分析

    林世梅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51例糖尿病足、43例糖尿病、45名健康人群作为该次研究受检者,并将其视为A组、B组、C组,对其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1)三组受检者体质量指数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受检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抗指数、肌酐、尿酸、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足有着很大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Ⅰ级比较,Ⅱ~Ⅲ级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级比较,Ⅳ~Ⅴ级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级别间的空腹血糖指标均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患者中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足之间有个密切的关系,伴随着病情的发展,其水平也会有所提升,在评估病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足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分析

    李小红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糖尿病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间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均进行有关检查,对比检查结果并分析.结果 观察组FBG、HbAlc、HOMA-IR、Cr、UA、RB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Ⅳ~Ⅴ级患者血清RBP、hs-CRP、HOMA-IR水平明显高于Ⅰ级、Ⅱ~Ⅲ级(P<0.05),各级Wagner分级患者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RBP、hs-CRP水平与患者FBG、HbAlc、HOMA-IR、Cr、UA呈正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其血清RBP、hs-CRP水平显著上升,与糖尿病足分析关系密切,对评估患者病情有临床价值.

    糖尿病足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2013-2017年红河州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罗蟾卿牟建春马赛张榕松...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2013-2017年红河州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为红河州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红河州2013-2017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数据、重症病例的调查个案,用Excel2007对资料进行统计,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13-2017年红河州共报告手足口病44 2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1.60/10万.重症病例292例,死亡10例.重症病例发病以3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河州13个县市手足口病的发病数和重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高峰主要在3-7月,9-11月有一个次高峰,与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月份的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分类以散居儿童发病数最多,其次为幼托机构和学生.重症病例中以EV71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占41.78%).结论 红河州重症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和地区分布,死亡数一直位居丙类传染病第一位,春夏季和北部县市高发,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占重症病例的85.62%),重症手足口病成为威胁红河州5岁以下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知识,增强群众手足口病防控意识,提高EV71疫苗的接种率,减少因EV71肠道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死亡风险是减少发病的主要措施,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及时规范治疗是避免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的关键措施.

    红河州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特征防控

    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袁春燕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面的影响.从而有效的为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依据.方法 选择80例该院所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作为该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常规的护理方法为对照组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路径为实验组护理方法,比较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1)实验组患者的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其他并发症个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概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推广.

    呼吸内科老年卧床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临床价值

    带蒂岛状皮瓣结合VSD技术治疗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徐晓晨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带蒂岛状皮瓣结合VSD技术治疗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8年6月年收治的20例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研究组(20例,带蒂岛状皮瓣结合VSD技术治疗)与对照组(20例,带蒂岛状皮瓣联合常规换药),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皮瓣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患者对存活皮瓣质地、外观、功能及感觉部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蒂岛状皮瓣结合VSD技术治疗踝部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切,能够获得理想修复效果.

    带蒂岛状皮瓣VSD技术踝部软组织缺损

    神经阻滞与轻比重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创伤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比较

    李善璞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神经阻滞与轻比重麻醉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创伤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单侧下肢创伤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45例高龄患者.对照组手术患者实施轻比重麻醉,观察组手术患者实施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单侧下肢创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手术患者的麻醉有效率为73.3%,观察组手术患者的麻醉有效率为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轻比重麻醉相比,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有效性更加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使用性,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神经阻滞轻比重麻醉单侧下肢创伤手术

    膀胱冲洗及足部按摩预防妇产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杨爱萍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膀胱冲洗及足部按摩预防妇产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纳的妇产科术后患者85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42例单纯进行膀胱冲洗,研究组患者43例在膀胱冲洗条件下联合足部按摩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膀胱残留尿量、自行排尿时间以及生活质量核心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41/43),对照组为80.95% (34/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膀胱残留尿量以及自行排尿时间分别为(100.1±7.4)mL、(25.5±7.4)min,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通过QLQ-C30生活质量评核心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价后发现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妇产科术后患者给予其膀胱冲洗及足部按摩干预后可明显改善尿潴留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排尿时间,临床上值得应用.

    膀胱冲洗足部按摩妇产科手术尿潴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