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效果分析

    杨兵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骨科2017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n=84),进行随机分组麻醉.对照组与试验组老年患者分别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以及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2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疼痛程度以及感觉、运动神经起效、维持时间.结果 试验组老年患者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以及感觉、运动神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且维持时间长.

    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老年下肢骨科麻醉效果

    充气压力泵预防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及护理

    董静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充气压力泵预防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期间该院ICU病房接收的长期卧床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患者共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充气压力泵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3%,对照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增加值以及静脉血流峰速度增加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满意度为80.6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长期卧床患者采用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充气压力泵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应用效果预防护理

    低剂量下肢静脉CT造影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

    王耀辉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低剂量下肢静脉CT造影在下肢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共计56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CTV检查方式,观察组则实施DSA检查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所受辐射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实际的图像一致性情况.结果 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来看,通过低剂量下肢静脉CT造影方式患者的整体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辐射量较低、不良反应较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当前阶段针对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来说,实施CTV检查方式不仅辐射较低,同时对于患者来说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未来具有推广及研究价值.

    低剂量CT造影下肢静脉血栓

    改良膝部下肢支具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术肢制动的应用研究

    卢春林李岸芳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膝部下肢支具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术肢制动的效果,评价改良膝部下肢支具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该院及广西桂东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踝关节约束带制动术肢,研究组患者使用踝关节约束带加用改良膝部下肢支具约束术肢,两组采用相同的护理方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穿刺点的出血、血肿、压疮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导管的打折、移位情况.出院前通过院内满意度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研究组5例穿刺点出血,2例血肿,0例压疮,对照组9例穿刺点出血,1例血肿,0例压疮,研究组穿刺点出血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点血肿以及压疮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共发生1例导管打折,对照组共3例导管打折,1例导管移位,研究组导管打折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移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舒适度方面,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评分方面,研究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膝部下肢支具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术肢制动效果较好,可以减少穿刺点出血,减少导管打折等情况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下肢制动下肢支具术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卢艳王晓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干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该中心2018年10月-2019年6月诊疗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常规干预,试验组予以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生化指标水平、D2聚体、APTT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抗凝治疗应用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干预中,疗效显著.

    高血压脑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

    护理干预在下肢水肿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吴洋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下肢水肿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9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6例下肢水肿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96例下肢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8例.使用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水肿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肢体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下肢水肿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理想,可进一步缓解水肿程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下肢水肿护理干预效果

    护理管理对预防胆囊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讨

    曹爱梅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对于胆囊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8年10月在该院行胆囊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DVT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术后血凝指标及DVT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7天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胆囊手术围手术期加强护理管理有利于预防术后DVT的形成,临床价值突出.

    护理管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效果

    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对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观察

    王永梅侯兆鹏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对临床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对该院2016年8月-2018年10月间治疗宫颈癌患者150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干预措施效果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开展术后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间隙式充气加压装置干预,治疗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股静脉血流风速度和平均速度,并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经过预防措施干预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风速度(54.1±9.3)cm/s、股静脉平均速度(32.6±6.0)cm/s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股静脉血流风速度(46.7±8.1)cm/s、股静脉平均速度(27.1±6.5)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间歇式充气加压装置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

    口服华法林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泡沫硬化治疗

    金容哲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阐述口服华法林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泡沫硬化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泡沫硬化治疗方式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20.14±1.5)min、血栓发生率4%、静脉未闭合率4%、复发率0、ADL(63.9±1.5)分.对照组手术时间(46.52±2.0)min、血栓发生率24%、静脉未闭合率28%、复发率24%、ADL(84.5±3.0)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100%、治疗有效率96%.对照组手术成功率100%、治疗有效率9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华法林患者,采用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显著,预后较好.

    口服华法林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血栓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任丽珏魏翠英魏枫刘岩...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此次研究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该次研究样本从该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58例,研究时间从2015年1月-2018年12月,根据患者足背动脉管腔狭窄的情况进行分组,分别分为狭窄率为50%以上组,狭窄率为50%以下组,无狭窄情况组,对三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统计得知,三组患者BMI水平、血压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三组之间血压指标、总胆固醇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水平、甘油三酯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得知,狭窄率50%以上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狭窄率50%以下组与无狭窄情况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狭窄率50%以下组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无狭窄情况组患者(P<0.05).三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得知,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来看,患者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其BMI、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则能作为一种预测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足背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