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足浴联合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分析

    于怀军
    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联合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120例该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足患者为对象,就诊时间为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将其中中医足浴治疗后常规换药的60例设为对照组,另外60例患者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的设为观察组.比较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溃疡创面愈合时间、愈合面积、换药次数等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对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面积第2周和第3周、第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时间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给予中药足浴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无不良反应,愈合时间短,愈合面积广,且患者的换药次数少,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中医足浴润湿烧伤膏早期糖尿病足临床效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膝关节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兵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彩超)诊断膝关节积液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8年1—8月到该院门诊进行就诊的膝关节肿胀或者外伤患者40例51个关节腔,对患者应用高频超声检查膝关节腔周围积液的深度与滑膜的厚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 51个膝关节腔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关节腔积液,予以有效措施治疗后关节腔积液量均明显减少或消失,其中5个积液完全消失,占9.8%,42个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占82.3%,2个无明显变化,占3.9%,同时患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经治疗后患者45个关节症状减轻,占88.2%,5个基本消失,占9.8%,无缓解1个,占1.9%,与彩超检查积液减少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高频超声是检查膝关节积液的敏感方法,操作简单可动态予以观察,无放射性,患者接受度良好,在临床诊疗中对膝关节积液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动态观察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膝关节积液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研究

    马仕凤
    65-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7年1—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50例及未发生下肢病变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次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CFV、SFV、MGV内径值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FV、SFV、POV的CDFI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操作简便,高效无创,能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详细信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价值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高龄眼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黎云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对高龄眼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2016年5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高龄眼科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参多酚酸盐,对两组患者术后血流情况及相关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术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的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明显较对照组8.33%(4/4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改善高龄眼科手术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预防作用,值得推广.

    丹参多酚酸盐低分子肝素高龄眼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诊救治

    魏凤杰
    6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该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LEDVT)患者治疗过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通过分析、归纳方法得出经验教训,以期提高该院ALEDVT的急诊救治水平.方法 针对患者的不同病况采取一般治疗、滤器置入、静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置管溶栓术等治疗措施进行个体化处理.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救治后患者肢体肿痛明显缓解,静脉通畅度显著提高,且患肢周长缩小至接近正常.结论 针对ALEDVT实施一般治疗、滤器置入、静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置管溶栓术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可通过快速彻底清除血栓、有效缓解患者肿痛,使患者生命得以挽救.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肢体肿痛静脉通畅度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冯莉康子霞
    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8年4月治疗的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68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宫缩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凝血功能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T、TT、APTT水平,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安全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产后出血合并下肢水肿患者中有助于降低出血量、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并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下肢水肿临床效果预后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的对比

    赵英蓓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过程中使用瑞替普酶、尿激酶的效果.方法 随机从该院选取6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参与实验,就诊于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抽签法分组,每组31例患者,纳入实验组的患者行瑞替普酶治疗,纳入对照组的患者行尿激酶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大小腿腿径减少幅度、溶栓时间、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测定值、血管通畅度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血浆纤维蛋白测定值、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过程中使用瑞替普酶,效果更为确切.

    下肢深静脉血栓瑞替普酶尿激酶

    社区老年患者下肢水肿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探讨

    沈兰兰
    7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患者下肢水肿的原因,总结治疗方法.方法 以2015年9月—2018年9在镇卫生院就诊的150例老年下肢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询问患者病史、开展身体检查、测定肝肾功能、血糖功能、血脂功能、电解质功能与甲状腺功能检查,分析老年患者下肢水肿的原因.结果 150例老年患者中,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者30例、营养不良者15例、肾源性水肿及肝源性水肿患者20例、药物性因素引发下肢水肿者25例,下肢淋巴回流障碍者25例;心功能不全者35例.结论 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营养不良、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药物性因素、下肢淋巴回流障碍及心功能不全是引发老年人下肢水肿的主要原因.社区医疗人员在诊疗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询问患者病史,做好常规检查,进而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老年患者下肢水肿治疗方法

    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影响分析

    刘国慧刘艳红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其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病例资料,均为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随机分组,比较研究组(常规护理干预,n=25)与对照组(术后强化护理干预,n=25)患者术后便秘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便秘发生率分别为4.0%、24.0%;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8.0%、32.0%,以上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术后便秘症状改善情况更为显著,且排便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针对下肢骨折老年患者实施术后强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和预防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临床价值显著.

    下肢骨折术后强化护理便秘下肢静脉血栓影响效果

    无缝隙护理理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孟雅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缝隙护理理念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局部出血、局部血肿、脏器出血)、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治疗中应用无缝隙护理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风险事件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无缝隙护理理念介入溶栓治疗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