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髋关节置换术及骨折内固定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张玉明张丽娟
    10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6月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髋部疼痛、假体松动、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及骨折不愈发生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手术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全髋关节置换术骨折内固定术股骨颈骨折并发症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马伟鸽刘丁硕王晓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治疗优良率95.92%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81.63%,且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虽然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期长,但是远期疗效好,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关节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

    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对踝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庞同涛
    10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坚强固定后踝骨折块对踝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6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参考组手术对踝骨折块不进行固定,实验组给予手术坚强固定踝骨折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肿胀、疼痛、X线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更好,与参考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手术坚强固定踝骨折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促进骨折尽快好转,值得推广.

    手术坚强固定踝骨折块踝关节骨折关节功能影响

    改良型胫前肌腱外移术治疗小儿脑瘫马蹄内翻足疗效分析

    丁赞恩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脑瘫马蹄内翻足治疗方式选择改良型胫前肌腱外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次研究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11月,研究对象是该院50例脑瘫马蹄内翻足患儿,分组方式为随机原则,对照组手术方式为传统手术,观察组手术方式为改良型胫前肌腱外移术,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优良率为96.7%,而对照组优良率为77.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足部功能评分为(46.5±1.3)分,出现感染的患儿1例,出现脓肿的患儿2例,发生率为10.0%,患儿足部功能评分为(30.5±1.8)分,出现感染的患儿4例,出现脓肿的患儿5例,发生率为29.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马蹄内翻足选择改良型胫前肌腱外移术治疗可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儿足部功能的恢复,对患儿预后情况进行有效的改善,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脑瘫马蹄内翻足改良型胫前肌腱外移术疗效

    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患者临床对照分析

    刘振军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内踝骨折患者采取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进一步研究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48例内踝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24例,采取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66%vs 75.0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0%vs 16.67%),且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Kofoed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踝骨折患者采取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疗效良好,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内踝骨折内固定空心加压螺钉

    膝关节镜应用在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习旭涛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采用膝关节镜技术对膝关节后外侧部位结构损伤进行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住院部自2017年2月—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膝关节后外侧部位出现结构损伤的60例患者;以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为30例,采用膝关节镜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为30例,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研究并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上的总有效率、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的30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到90.05%,明显高于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为3.35%,明显低于其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中的生活质量,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研究的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膝关节镜技术应用在膝关节后外侧部位结构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其效果明显,可以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且此治疗技术的创伤较小,不易遗留床上痕迹,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生活质量.

    关节镜技术膝关节后外侧结构治疗损伤

    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

    安娜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与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利用随机分组原理将患者各分为42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展开系统化护理与常规性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取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4.3)分,高于对照组的(74.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要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恢复时间,即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实施手术后,为其提供系统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术后活动能力提高,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系统化护理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术后恢复

    小剂量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陈为栾丁娟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该次研究分析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采用小剂量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样本从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选取145例患者,将麻醉方法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患者(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73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的心率与血压,在麻醉20 min之后,实验组患者心率与血压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以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指标,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与麻醉药物用量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指标,以此分析麻醉对身体的影响,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为、活动能力评分为、心理情绪评分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中采用小剂量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能改善麻醉效果,降低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有效麻醉方法.

    下肢骨折手术小剂量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效果

    补阳还五汤加水蛭、土元加减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及有效率影响评价

    殷芮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采用补阳还五汤加水蛭、土元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有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水蛭、土元加减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水蛭、土元加减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肢静脉血栓补阳还五汤水蛭土元加减临床效果有效率

    防己茯苓汤不同剂型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效果比较研究

    莫婷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防己茯苓汤不同剂型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4月,医院收治的下肢DVT后遗症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各患肢53条、54条,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防己茯苓汤颗粒剂,观察组防己茯苓汤膏剂外辅.结果 观察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观异常症状改善时间、疼痛改善时间、肿胀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下肢股总静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己茯苓汤膏剂外敷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效果更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防己茯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