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

    孟丽华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9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取随机法分组.对照组46例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治疗,试验组46例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以及下肢肢围差情况.结果 试验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下肢肢围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2组患者用药后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盐酸替罗非班联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更具安全性、有效性价值.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盐酸替罗非班肢围情况

    置管溶栓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分析

    杨威
    149-150,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溶栓术后加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持8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置管溶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数据采用SPSS 18.0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周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置管溶栓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置管溶栓利伐沙班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

    王晶晶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运用.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综合组,给予两组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结果 综合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下肢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良好支持.

    综合护理急性心肌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外踝骨折疗效分析

    陈向华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并分析外踝骨折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9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外踝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对所有骨折患者均予以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该组60例外踝骨折患者在X线结果、工作能力、行走能力、踝关节活动度、跑步能力、踝关节稳定性、疼痛等方面评分以及总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52例治疗效果优良,占比86.66%,有8例治疗效果一般,占比13.33%;有1例患者发生腓骨肌肌腱炎,无1例患者出现外踝外翻畸形;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12.06±2.17)周.结论 在外踝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可以的骨折部位进行有效合理固定,重建踝关节稳定性,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外踝骨折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效果

    内外固定结合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毕波梁保党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内外固定结合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给予A组患者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给予B组患者内外固定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B组3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3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B组3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2%;A组35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出现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3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内外固定结合与双侧钢板内固定相比治疗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可以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内外固定结合双侧钢板内固定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

    闭合复位、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应用于胫腓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吴相东
    157-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应用与胫腓骨干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资料源自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40例,随机将40例对象分成两组:20例对照组患者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0例观察组患者用闭合复位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对象的围手术治疗指标数值和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对象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均优,临床治疗优良率95.00%相较于对照组的70.00%高,术后切口感染、骨折成角、骨不连以及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5.00%相较于对照组3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干骨折患者使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作用高于切开复位,可缩短患者的疗程,临床治疗优良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胫腓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闭合复位切开复位效果

    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对比

    孟锐锐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观察两者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9月-2019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浓度为1.0x1012/L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观察组采用浓度为1.6x1012/L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浓度为1.6×1012/L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更理想,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膝关节软骨损伤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疗效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手术室护理分析

    颜静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80例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期间在该院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40例于2017年6-11月期间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另以40例于2017年12月-2018年5月期间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与膝关节疼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腓骨近端截骨术膝关节骨关节炎手术室护理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王海军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9月份该科室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关节镜下清理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37%,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晨僵时间(0.26±0.07)h,对照组晨僵时间(0.64±0.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疼痛评分(1.54±0.63)分,对照组的疼痛评分(2.16±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关节功能改善有效率97.37%,对照组关节功能改善有效率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术可有效改善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和肿胀程度,可提高膝关节功能,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关节镜下清理术骨性关节炎关节功能

    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邱龙祥张沿洲刘政严益军...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8年10月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末次评价结果将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患者60例分为两类,一类是优良组30例,一类是可差组3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具体分析过程中,采用单因素分析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对影响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骨裂分型、跟骨牵引、康复时间、手术治疗时间以及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影响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年龄偏大、骨折类型存在差异、并未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或康复训练时间较晚等因素均能影响患者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情况.

    踝关节骨折手术影响踝关节功能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