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探讨

    丁玉来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跟骨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through small incision of tarsal sinus,RIFSIT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6年8月-2019年2月诊断为跟骨骨折的56例患者采取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进行L型切口复位内固定术(L-shaped incisio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LsIRIF),观察组进行RIFSITS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VAS评分、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并发症情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跟骨骨折患者采用RIFSITS治疗疗效显著.

    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临床效果

    胫骨高位截骨在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治疗的应用研究

    谢勇魏举冯兆波何静...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膝骨性关节炎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通过该术式能够将患者的生物力学轴线改变,调整胫骨平台异常的负重面,使正常的外侧胫骨关节承担一定的重量,以此来缓解患者出现的疼痛等症状.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率先经胫骨高位截骨应用于临床,经过过年实践验证,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胫骨高位截骨膝骨性关节炎膝内翻畸形

    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应用与并发症分析

    李建扬李彦坤李博杨先腾...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与骨关节炎(OA)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方法 择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50例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类风湿关节炎(RA组)62例患者治疗有效56例,优良率90.32%,骨关节炎(OA组)50例患者治疗有效45例,优良率90.00%,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关节炎(RA组)患者术后2年内翻修率12.90%高于骨关节炎(OA组)患者2.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术后并发症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与骨关节炎效果确切,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术后翻修风险高,其他并发症风险两种疾病患者持平,可见该种术式可用于临床推广.

    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发症临床疗效

    手术治疗Pilon骨折的分析

    张万祥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术式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骨科收治的88例Pilon骨折患者,收治时间2017年1月-2018年8月,根据收治顺序先后分为传统组、微创组,传统组接受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接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选取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较传统组低,下床活动时间为(6.41±1.09)d,骨折愈合时间为(13.25±1.04)周,均较传统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12个月的踝关节Kofoed评分分别为(74.71±2.33)分和(86.02±2.99)分,与传统组的(74.60±2.28)分和(85.69±3.0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相当,但后者的并发症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Pilon骨折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踝关节功能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武知荣崔淑芝乔琛师丹...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主要针对临床上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为手术后的护理方案进行了探讨,并以此来提升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恢复效果的同时进一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方法 主要选择了该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之间收治的10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患者为50例,针对对照组主要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模式,而针对实验组主要采取的是围手术期全面护理方式,针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以及手术后2周、3个月以及6个月进行了HSS评分;并针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完成90%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实际的住院时间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6、12、24h实际产生的疼痛感VAS评分要明显低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膝关节屈曲度完成90%所需要的时间也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等几个时间节点实际的HSS评分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提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上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全面护理,能够有效环节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恢复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健康状况有己及的作用,在医院骨科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案

    膝关节外伤性脱位的临床护理观察

    谭亚荣高建云杨茹乔琛...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上治疗膝关节外伤性脱位时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在2018年4月一2019年3月间收治的11例膝关节外伤性脱位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分析具体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11例膝关节外伤性患者经手法固定、手术复位、韧带修复重建等治疗方法配合相应的护理,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膝关节外伤性脱位一般病情较复杂,除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外,还需要配合全面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预后效果,使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血管神经损伤情况,尤其要注重下肢深静脉血栓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预防,引导患者做功能性训练,才能保证膝关节外伤性脱位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膝关节外伤性脱位临床护理观察

    综合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分析

    佟春荣张新王丹曾琳...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主要针对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充分利用随机实验方法,主要针对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针对对照组主要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取的是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实际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相同的时间节点内实际发生下肢浮肿的概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高很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上下肢骨折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式,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患者下肢浮肿的发生概率,在此基础上就能对患者深静脉血栓进行有效预防,也能够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实际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下肢骨折综合护理干预深静脉血栓

    瓜蒌桂枝汤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临床分析

    骆承省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将瓜蒌桂枝汤治疗方案应用于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对该院接治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抽取出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分别录入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瓜蒌桂枝汤治疗方案,对患者病程进行控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结果 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数据相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即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相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瓜蒌桂枝汤治疗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同时这种治疗方案不会对患者造成额外的用药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瓜蒌桂枝汤脑卒中后下肢痉挛临床效果

    丹参红花汤剂足浴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评价

    葛文涛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老年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使用丹参红花汤剂足浴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9年1-6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使用常规抗凝及扩充血管等相关药物的对照组和额外加用丹参红花汤剂足浴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每组17例.观察治疗30 d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探究.结果 经过30 d的治疗,加用丹参红花汤剂足浴进行治疗的实验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4.12%(16/17),明显优于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64.71%(11/17)的总有效率,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两组患者动脉硬化指标,炎症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所有指标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所有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时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额外加用丹参红花汤剂足浴治疗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丹参红花汤剂足浴老年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评价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杨佳静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该文所选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均为该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所收治,经数字随机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0例)与实验组(30例),分别选择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效果及患者预后.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晨僵时间、活动受限评分、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比较理想,不但能对其症状进行显著缓解,而且还能对其膝关节功能进行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柴胡桂枝干姜汤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