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按摩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对预防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曹婧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按摩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对预防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在该院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6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按摩护理配合心理干预,统计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的发生率(5.88%)比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的发生率(23.53%)低1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0 7,P=0.033 9);术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机能及总健康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围术期患者应用按摩护理配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按摩护理心理干预围术期静脉血栓

    高压氧结合足针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闫安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氧结合足针疗法对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选择在该院神经科入院治疗的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2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足针的治疗环节.治疗后,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康复效果2个方面,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结合足针疗法,有效提高了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效果.

    高压氧足针格林-巴利综合征康复效果

    推拿+物理因子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缓解的影响观察

    黄维李冬来杨金玉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使用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方法对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实际影响.方法 选取研究样本为该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收的共6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将上述病患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推拿与物理因子共同治疗.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使用McGill疼痛量表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60例患者没有发现脱落现象.观察表患者的PRI感觉项、PPI以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PRI情绪项和PRI感觉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I阳性选词、PPI以及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推拿结合物理因子方法对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进行治疗,与单一物理因子治疗相比具有更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物理因子推拿神经病理性疼痛臂丛神经损伤

    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痰热郁肺型COPD患者的护理研究

    李明明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痰热郁肺型COPD(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接收治疗80例痰热郁肺型COPD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作两组,各组40例.其中甲组患者采取穴位按摩法进行护理,乙组患者采取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肺功能FEVl、FEVl/FVC改善情况均优于护理前,但乙组患者改善情况更好;两组患者mMRC评分都有所降低,但乙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痰热郁肺型COPD患者采取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护理效果由于单一使用穴位按摩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的情况,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穴位按摩穴位贴敷痰热郁肺COPD护理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的疗效分析

    胡丹丽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内为该次研究进行的时间段,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此阶段内该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4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以观察组及对照组命名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针灸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结果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结果为95%,对照组的结果为7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中风恢复期肢体偏瘫患者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具有很大意义.

    针灸康复训练中风肢体偏瘫效果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分析

    汤宏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取123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调研研究,将其等分为X组、Y组和Z组,X组给予常规治疗,Y组在X组基础上进行直接针刺治疗,Z组在X组基础上进行温针灸治疗,通过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两个指标对调研结果进行测评.结果 Z组有效以上疗效患者总占比为95.12%,Y组有效以上疗效患者总占比为85.37%,X组有效以上疗效患者总占比为73.17%,Y组统计数值高于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组统计数值高于X组和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Y组和Z组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Z组显著优于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针刺和温针灸等针灸治疗手段均能够有效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并且温针灸效果更好.

    针灸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乳汁淤积症的改善作用

    兰玉凤
    3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穴位按摩护理对乳汁淤积症的作用.方法 选取80例有乳汁淤积症的初产妇,在该院治疗,时间:2017年5月-2018年6月.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使用热敷加吸奶器吸奶,观察组40例,采取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汁淤积症患者使用中医穴位按摩护理,临床效果良好,此护理方式可临床推广.

    中医穴位按摩乳汁淤积症临床效果

    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ICU患者便秘和失眠的护理效果观察

    张林琳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足浴联合足部按摩对ICU患者便秘和失眠的护理效果.方法 2018年6月-2019年5月,选择在北华大学附属医院ICU治疗观察的84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增加足浴联合足部按摩的护理环节.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睡眠情况等方面,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浴联合足部按摩,有效改善了ICU患者便秘和失眠等情况,护理效果显著.

    足浴足部按摩ICU便秘失眠

    足浴护理在老年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香兴芬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于老年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中开展足浴护理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该课题病例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住院部收治的8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硬币正反面进行分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联合开展足浴护理.结果 研究组经足浴护理干预后有效率95.12%,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后有效率75.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疼痛、麻木、痉挛、无力、针刺感、振动感、踝反射、触觉等神经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同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感觉神经SCV及动神经MCV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老年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护理中开展足浴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促使疾病转归,临床护理效果优势显著,适用于临床推广实施.

    足浴护理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促下肢骨折康复的效果评价

    赵艳萍杨玲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对下肢骨折康复的促进作用,为临床下肢骨折康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46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9年5月,选用数字奇偶法进行分组,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模式,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NRS评分法对两组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结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4.35%,NRS评分为(3.61±0.29)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6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3.91%,发生率为34.78%,NRS评分为(5.12±0.64)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91%;相比于对照组各项指标而言,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更高,NR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在下肢骨折康复中具有促进作用,可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减轻疼痛感,提升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下肢骨折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骨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