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硝酸咪康唑治疗脚气及灰指甲的临床应用体会

    赵宇光孙亮亮彭立新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硝酸咪康唑治疗脚气及灰指甲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以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40例脚气及灰指甲患者组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克霉唑软膏治疗,3次/d,治疗20 d.观察组70例患者采用硝酸咪康唑治疗,3次/d,治疗20 d,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咪唑康治疗脚气及灰指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脚气灰指甲硝酸咪唑康克霉唑软膏

    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及护理

    刘盼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技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2例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留置针穿刺时注意技巧,并加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下肢内踝大隐静脉穿刺留置针优质护理

    循证护理模式在78例脑梗死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

    董青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循证护理模式对78例脑梗死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前来就诊治疗的78例脑梗死患者为调查对象,依据该次护理模式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护理)、观察组(循证护理),各组为39例,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情况,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做出评价和总结.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PLT、PT、AFTT、FTB、D-二聚凝血功能各指标水平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较参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为1例(2.56%)、38例(97.44%),显著优于参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6例(15.38%)、护理满意度的32例(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后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高凝血功能水平情况,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获得应用效果佳.

    循证护理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护理效果

    银离子抗感染敷料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溃疡的效果观察

    冯明明姜玉环吴红梅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银离子抗感染敷料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溃疡老年患者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参照组采用杀菌纱布治疗,研究组采用银离子抗感染敷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创面面积、创面深度.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前创面面积、创面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14、21、30 d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研究组创面面积(11.34±0.84)cm2、创面深度(2.38±0.26)cm,均小于参照组的(38.26±1.57)cm2、(4.12±0.33)c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离子抗感染敷料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溃疡患者的效果显著,有推广价值.

    杀菌纱布银离子抗感染敷料下肢静脉溃疡

    优质护理对胃肠道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林洋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与对照组(18例)两组,并分别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1例,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例和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肺栓塞情况发生,明显优于对照组2例肺栓塞和11.1%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的数量17例,满意度为9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4例和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血栓的形成,增加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效果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深静脉血栓优质护理胃肠道肿瘤影响

    优质护理应用到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黄倩倩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并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对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则同时开展优质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皮下血肿、溃疡面及小腿麻木感消失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高于实验组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手术期中,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优质护理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预防骨创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价值体会

    蒋文仁许艳何伟凤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骨创伤患者接受预防护理干预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骨创伤患者100例以双盲法进行随机分组,时间所选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实验组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分析2组骨创伤患者护理的结果.结果 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股静脉血流量、股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创伤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可较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控制,改善其预后.

    骨创伤预防性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小针刀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病的疗效观察

    赵欢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使用小针刀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80例在该院进行踝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入组患者均为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12月.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小组,即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设定40例患者.对照组在该次调查中采用中药熏洗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在中药熏洗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小针刀治疗,观察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相比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关节功能与治疗前相比评分均有所提高,但是实验组更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治疗中,实施小针刀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踝关节骨关节病小针刀中药熏洗疗效

    人工全膝表面置换术与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病的术后并发症比较

    乔艳峰义勇王天翀张日富...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初次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病的全膝置换跟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间的比较.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晚期膝关节病的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108)和观察组(n=108).对照组采用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的方式,观察组采用初次人工全膝表面关节置换术,经治疗后比较两组方法的疗效、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该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应用到晚期膝关节病患者的治疗中,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明显的降低,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应用.

    初次人工全膝表面关节置换术内侧单髁关节置换术晚期膝关节病临床疗效并发症

    37例偏瘫患者采取足踝强化护理的工作体会

    安雪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足踝强化护理对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该院神经科治疗的偏瘫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患者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增加足踝强化护理的干预环节.护理后,从患者平衡能力评分、下肢痉挛状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3个方面,比较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平衡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下肢痉挛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踝强化护理,有效提高了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并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护理效果显著.

    足踝强化护理偏瘫平很能力下肢痉挛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