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ICU患者足部压疮预防护理分析

    刘莉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ICU重症患者预防足部压疮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时间选定2018年5月—2019年5月,研究对象选择该院ICU重症病房患者60例,参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预防足部压疮护理,记录并计算各组患者发生足部压疮的概率,评估各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足部压疮的概率较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此次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ICU重症患者出现足部压疮的概率,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应用推广.

    ICU患者足部压疮预防护理

    X线及CT影像在糖尿病足手术病理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李正腾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X线及CT影像在糖尿病足手术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该院接收的92例糖尿病足患者,对所有患者采取X线、CT影像两种病理诊断方式,其中X线检查结果为A组,CT影像检查结果为B组.比较两种诊断方式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差异.结果 A组检查显示足动脉狭窄的106例,小腿动脉狭窄的132例,股动脉狭窄的为124例,B组检查显示足动脉狭窄的131例,小腿动脉狭窄的182例,股动脉狭窄的为154例.A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大腿、小腿、足部、足底等处的各类骨质病变数量为216例,B组检查结果显示为270例.结论 在糖尿病足的病理诊断中,X线和CT影像两种诊断方式都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经过对比后可以发现,CT影像效果更加清晰,且对于患者足部及小腿部的软组织病变诊断情况更加准确清晰,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诊断方式.

    X线CT影像糖尿病足手术病理诊断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朱小会
    6-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糖尿病足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58例该院所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作为该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为29例.其中参照组治疗措施传统换药,实验组治疗方法是负压封闭引流术,对比2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治疗期间疼痛感及临床疗效.结果 糖尿病足患者单位面积创面愈合治疗费用具有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单位创面愈合换药次数、单位面积创面愈合换药时间短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单位创面愈合时间较短,第7、14、21天实验组疼痛感评分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糖尿病足临床疗效(96.55%)高于参照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效果确切,能够促进患者创面尽早恢复,且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经济性水平较高.

    糖尿病足负压封闭引流术创面愈合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焦虑及有效率影响观察

    文丽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焦虑及有效率影响.方法 该院进行该次研究的时候一共选择了80例糖尿病足患者,病例选取时间在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间,按照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4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为(62.35±3.61)分、(41.02±5.05)分、(61.23±4.23)分、(40.34±3.25),均要低于对照组(61.54±4.05)分、(52.23±3.63)分、(61.61±3.81)分、(50.44±2.62)分,护理后的对比差异更加显著.观察组在皮肤皲裂、灼痛、麻木等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焦虑及有效率影响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个性化护理干预糖尿病足焦虑有效率

    根因分析法在预防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足部急性压疮中的应用

    张国华
    1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根因分析法在预防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足部急性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于该院收治的24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运用根因分析法前后的足部急性压疮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产生压疮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精细化的制度、护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护理人员的重视度不足、患者足部皮肤状况差、末梢循环状况不佳、未具备足部保暖工具与预防压疮护理用具.应用根因分析法后,术中足部急性压疮率(2.08%)明显低于应用前(1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98.75%)明显高于应用前(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因分析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人们分析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产生足部急性压疮的原因,形成积极的预防改进策略,最终,产生足部急性压疮的概率大幅度降低,护理质量迈上崭新的台阶.

    根因分析法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足部急性压疮

    三相骨显像评价糖尿病足早期血流改变价值评价

    赵飞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三相骨显像评价糖尿病足早期血流改变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于该院入住的糖尿病足确诊患者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足临床诊断标准.作为该次研究观察组;另选该院50例无糖尿病史的其他患者分为对照组进行三相骨显像评价.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三相骨显像诊断后的诊断结果及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放射性核素注射完成后取第20帧血流相图像分析,放射性灌注时间,摄取速度和摄取效率得出,灌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摄取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摄取效率同上;观察组患者三相骨显像表现表明,糖尿病足患者多有血流相和血池相增浓现象,对照组有少部分患者血流相改变,可能为其他疾病因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相骨显像可有效评价糖尿病足早期血流改变现象且意义重大.

    三相骨显像糖尿病足血流改变

    探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足(DF)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影响

    王莹
    16-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足(DF)的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炎症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月来该院就诊糖尿病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综合对症治疗模式,实验组应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法,从应用效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在血清MMP-9、Hcy水平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MMP-9、Hcy水平均不同程度上的降低,但是实验组的优化程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是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西洛他唑治疗法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MMP-9、Hcy水平,值得应用.

    硫辛酸注射液西洛他唑糖尿病足氧化应激炎症因子

    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检验与耐药性分析

    林久龙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探究糖尿病足部感染病原菌种类以及耐药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足部感染的患者37例,采集一些新鲜的肉芽和组织应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样品进行分离菌株鉴定菌种类型,通过纸片扩散法来检测药物的敏感性;观察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检验分布的结果,比较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37例患者的标本中一共分离出52株病原菌,其中分离出大于两株病原菌的患者有20例,多重感染发生的概率为54.05%(20/37),通过不同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0%,其他的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度均小于这两种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以及左氧氟沙星的敏感度均为63.64%,肺炎克雷伯菌对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度均为57.14%,其他的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度均小于这两种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对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完全敏感,敏感度达到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罗格列酮和美沙拉嗪联合起来对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较好.

    糖尿病足部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糖尿病足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输液方法改进及护理探讨

    隋海燕厉晓铭孟天政
    21-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DF)患者采用改进的前列地尔输液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该病症的输液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9年5月于该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输液方法:一般组选用静推,观察组选用静滴;通过治疗,观察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输液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 通过研究分析显示,两组血糖情况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反应对比得出:一般组发生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DF患者选用静滴前列地尔治疗能够整体提升治疗效果,有效降低了患者发生输液反应的概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糖尿病足前列地尔输液方法护理方法

    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S100 A12的表达及价值

    李开宇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外周血S100 A12的表达及价值.方法 选2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病足患者为研究组,同期治疗60例非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60名成年人为对照组,比较患者外周血S100 A12表达.结果 研究组和糖尿病组血清中S100 A12、IL-6和TNF-α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越重,相应的,其外周血中的S100 A12、IL-6和TNF-α的表达量越高;此外,糖尿病足患者血清中S100 A12的表达量与TNF-α和IL-6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 外周血中S100A12的表达量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会出现显著上升的情况,其可能在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糖尿病足外周血S100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