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糖尿病足患者血流变与黏附因子变化及意义

    林云霞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患者血流变与黏附因子变化及意义.方法 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来该院诊疗的145例糖尿病足患者为分析对象,将其依据Wagner分级分为3组,研究1组(n=46)、研究2组(n=52)及研究3组(n=47),而后对两组患者均行血流变及相关黏附因子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检测结果.结果 3组患者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小板聚焦指数及血浆比粘度大小排序均为:研究3组﹥研究2组﹥研究1组,且3组的四类血流变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ICAM-1及VCAM-1水平高低排序均为:研究3组﹥研究2组﹥研究1组,且3组患者的两类黏性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流变与黏附因子变化对糖尿病足患者意义十足,可有效性反映糖尿病足患者的相关体征情况.

    糖尿病足血流变黏附因子

    糖尿病足患者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药学干预效果

    原永洲王建洁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药物治疗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进行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时间内,选择30例该院接收的糖尿病足患者,对所有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对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比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比干预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比干预前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比干预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干预前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有效的药学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糖尿病足药物治疗血糖水平药学干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营养评分与溃疡愈合面积的关系

    徐晓寒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前后营养评分与溃疡愈合面积的关系.方法 以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4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例,对其治疗前、治疗后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测定其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溃疡愈合面积.结果 42例患营养评分(16.4±3.7)分,其中32例营养不良,10例潜在营养不良;7例治愈、22例显效、13例有效.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显著;治疗前后组内C反应蛋白、溃疡面积、营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者与有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溃疡愈合面积与营养评分表现为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临床应当及时予以评估,了解患者营养状态,减轻其炎症,有助于溃疡良好愈合.

    糖尿病足营养溃疡愈合C反应蛋白

    延续护理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足部护理知识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王敏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糖尿病足高危患者为例,对延续护理对患者足部护理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此次一共纳入糖尿病足高危患者96例,入选地点及时间为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一步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8例给予延续护理方法,对照组48例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在足部护理知识掌握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83%,与对照组的62.50%比较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方法,可以使患者对足部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同时提升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糖尿病足高危延续护理足部护理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影响

    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刘耀波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跟痛症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局部封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VAS)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症状评分(VAS)及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症状评分(VAS)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存质量(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能改善跟痛症患者疼痛评分,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局部封闭联合针刀微创松解术跟痛症局部封闭治疗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影像学特点分析及诊断价值

    孙志强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影像学特点分析及价值.方法 选2017年7月—2019年7月该院拟诊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60例,同时选60名健康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解剖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实验组患者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的股静脉及股总静脉的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大隐及小隐静脉的内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断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技术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效果确切,有较好的诊断正确率,可明显观察静脉血管的解剖结合,此种检测的方法可作为临床上诊断下肢静脉曲张首选方法.

    彩超下肢静脉曲张瓣膜功能影像学特点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分析

    林俊杰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截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纳入该院在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40例.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8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剥脱术处理,观察组22例行大隐静脉高位截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57.0±8.3)min、术中出血量(18.1±9.6)mL、术后住院用时(6.2±2.8)d优于对照组(72.9±6.4)min、(68.1±8.5)mL、(10.3±1.7)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10662±4058.6)元高于对照组(5499±389.6)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2例皮下血肿,观察组出现1例脚踝麻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复查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组未出现闭塞血管复通情况.结论 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有利于改善手术指标,降低复发率,提升临床安全性,有利于推广.

    下肢静脉血栓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效果分析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

    薛洪升马常地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钙与双嘧达莫共同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的55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根据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n=27,仅使用双嘧达莫治疗)和联合组(n=28,使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双嘧达莫共同治疗),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各项血液指标水平(纤维原蛋白水平、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D二聚体)与对照组相比更优,统计学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发生不良反应概率3.57%(1/28)与单一组29.63%(8/27)相比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双嘧达莫治疗相比,低分子肝素钙与双嘧达莫共同治疗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效果更好,不仅能稳定各项血液指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用药的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低分子肝素钙双嘧达莫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食管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张永生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该文通过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高龄食管癌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预防食管癌患者DVT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00例,10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进行排序,1~100号,根据号码随机分为两组,偶数为观察组,奇数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诊疗指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DVT1例、无急性心梗、肺栓塞的发生,而对照组发生DVT5例、急性心梗发生2例、肺栓塞发生1例,观察组DVT、急性心梗、肺栓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地预防高龄食管癌患者DVT、急性心梗、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充分评估病情的情况下,可以使用.

    低分子肝素钙食管癌下肢深静脉血栓

    骨科创伤及下肢肿胀防治研究

    孙海威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在医学中,骨科创伤术后一般都会出现下肢肿胀的症状.通过对骨科创伤及相关研究,起到一个防治作用.方法 将某所正规医院中2017年7月—2019年7月将近两年中出现的大约200例骨折术后下肢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骨科创伤术后的肿胀的发病机制,以及肿胀有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现象研究.结果 骨科创伤后的下肢肿胀出现的情况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后造成的综合结果.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护理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护理几乎是贯穿治疗全过程,因此可以通过一些正确的措施对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环节进行有效干预,以达到减轻以及消除患者下肢肿胀的目的.通过研究,专家得出了4种有效护理方法:药物消肿、抬高患肢、早期功能锻炼、骨折创伤治疗仪.通过这4种骨折创伤术后的4种护理方法,可以有效防治因骨折创伤术后引起的下肢肿胀.

    骨科创伤下肢肿胀有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