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循证护理模式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韩飘
    26-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132例,均选自该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术予以治疗.按照患者围手术期所行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后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踝关节恢复情况、SAS评分以及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踝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以及S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踝关节骨折复位固定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循证护理模式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效果

    中药足浴联合肢体按摩治疗中风后偏瘫3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高尚伦智勇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足浴联合肢体按摩用于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择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划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药足浴联合肢体按摩治疗方案,普通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普通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高于普通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药足浴联合肢体按摩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

    中药足浴肢体按摩中风后偏瘫临床疗效

    分析PCT、hs-CRP、Fbg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足感染关系

    邢美芹
    31-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足感染关系,为糖尿病足感染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病例选择时间:2018年1月—2019年6月,A组:3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B组:30例糖尿病足未合并感染,C组:30例糖尿病患者.测定3组人员的PCT、hs-CRP、Fbg水平并实施比较.结果 A组PCT、hs-CRP、Fbg水平大于B组、C组,B组PCT、hs-CRP、Fbg水平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CT、hs-CRP变化均与Fbg水平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通过对PCT、hs-CRP、Fbg水平变化监测,可作为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指标.糖尿病足患者通过对PCT、hs-CRP、Fbg水平变化的监测,可作为出现感染以及评价感染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重视与应用.

    PCThs-CRPFbg糖尿病糖尿病足感染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预防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郭超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室预见性护理预防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在该院手术室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2018年1—6月5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56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56例患者,发生DVT 3例,对照组55例患者,发生DVT 9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预见性护理用于预防腹腔镜手术后DVT形成,明显降低了DVT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预见性护理腹腔镜下肢静脉血栓

    手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体会

    徐晓霞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手术治疗糖尿病足患者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观察,并进行护理体会总结,为手术治疗糖尿病足的麻醉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1—12月在该院手术室实施手术治疗糖尿病足并实施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患者102例,其中2018年1—6月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52例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完整的麻醉配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穿刺时间、起效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麻醉穿刺时间、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为患者实施完整的麻醉护理配合,缩短了麻醉穿刺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提高了麻醉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P糖尿病足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护理

    医护联合疼痛干预对足踝部骨折患者自控镇痛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曹亚楠
    38-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医护联合疼痛干预对足踝部骨折患者自控镇痛效果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足踝部骨折并实施手术的患者100例.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分为两组2017年12月—2018年5月为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常规,2018年6—12月为观察组,实施医护联合疼痛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SCL-90症状评分及VAS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示: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7个症状因子上均低于对照组的评分,观察组干预后VAS疼痛评分明显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联合疼痛干预对足踝部骨折患者,利于减少患者的各种负面情绪,减轻疼痛,利于患者的恢复.

    医护联合疼痛干预足踝部骨折镇痛负性情绪

    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对足部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类成兰于秀荣张东进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对足部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该院足部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进行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26例满意,满意度为86.7%;对照组中有16例满意,满意度为53.3%.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在足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足部烧伤综合康复性护理措施功能锻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

    孙丽娟付超
    43-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于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加以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诊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88例开展分析,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44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44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预见性护理措施,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方案之后对于糖尿病足知识了解程度以及足部护理行为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手段之后,糖尿病足知识知晓评分以及足部护理行为评分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针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为其提供合理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提升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提高足部护理行为评分,降低糖尿病足疾病的恶化风险,从而避免截肢现象的出现,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老年糖尿病足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糖尿病足知识知晓评分足部护理行为评分应用价值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文秀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采取随机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足患者划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1)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健康锻炼、饮食控制、自我护理及血糖监测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及HAMD评分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实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大大增强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综合性护理干预糖尿病足应用效果

    精神患者合并糖尿病足的护理及预防分析

    李文花
    48-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精神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为例,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该次以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收治的精神合并糖尿病足患者9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观察组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HAMA、HAMD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 精神合并糖尿病足患者,加强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控制血糖水平,所以值得采纳及应用;此外,还有必要加强对精神患者的糖尿病足预防工作,以期为精神患者提供临床优质防护服务.

    精神合并糖尿病足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预防措施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