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双足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双足与保健
双足与保健

廖海涛

双月刊

1004-6569

010-64038112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14号

双足与保健/
查看更多>>《双足与保健》的宗旨是普及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反射疗法)及其它自然疗法,为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造福人类作出贡献。本刊是国内专门介绍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国外称为反射学或反射疗法,国内一般简称为“足疗”)的唯一刊物,其销量多年来稳定在每期12000份左右,远远超过世界各国本专业刊物的总和。本刊的主要特色是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其主要内容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选登国外资料和历史资料,既介绍足反射法和手、耳、脊背等反射法,也介绍其他自然保健法。它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专业工作者和爱好者业余学习和提高的教科书,也是一般读者的科普读物。近年来随着足疗市场的蓬勃发展, 开辟了《足坊寄语》、《足疗行业》等专栏,发表各地足疗保健工作者的经验心得,回答他们感到困扰的问题,在学术上指导足疗保健事业健康的发展。使之成为足疗保健行业内部交流的园地,也是足疗保健行业的喉舌和对外橱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踝肱动脉血压指数筛查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对糖尿病足防治的临床价值

    赵惠娟郝庆玲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踝肱动脉血压指数筛查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对糖尿病足防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该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25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胫后动脉、足背动脉与肱动脉比值,如计算数值低于0.9表明异常.结果 全部254例患者中ABI比值低于0.9共计62例,占比为24.4%,依据糖尿病足Wanger分级,0级35例,占比为56.4%.结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在筛查中采用ABI数值鲜果显著,糖尿病患者出现ABI异常概率较高,通过ABI指数筛查能够对糖尿病下肢动脉供血障碍早期发现和治疗,避免糖尿病足截肢.

    踝肱动脉血压指数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糖尿病足

    健康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康复护理的影响研究

    孙冲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了健康干预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共计80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传统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健康干预,可大幅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疾病知识知晓率,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数,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健康干预糖尿病足康复护理影响

    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效果观察

    卢婷婷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关注老年糖尿病在足清创术后的延续护理相关效果.方法 对2018年间该院诊治的100例老年足清创患者进行关注,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分配,在不同的组别中应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中应用主要研究的延续性护理方式,在对照组中则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情况下,对于两种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对比,用以说明不同护理手段所具有的作用差异.结果 在护理中应用延续护理的患者在整体的恢复程度上,要好于应用一般的传统护理患者效果,这样的研究结果能够充分的说明,在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的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促进患者的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延续护理的方式,能够使得患者的恢复程度更佳,同时使得患者的满意程度提升,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需要对于这种护理的方式应用进行重视,在条件成熟的状态下进行推广.

    老年糖尿病足清创术后护理延续护理的效果研究

    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检验与耐药性分析

    王艳玲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病原菌检验与耐药性.方法 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9年7月为止,选取患者为糖尿病足部感染者100例作为该次对象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验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病原菌分布:该组100例患者分离出病原菌共132株,有64例分离病原菌≥2株,足部多重感染率为64.00%.132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90株(68.18%),其中肠球菌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8株;革兰阴性菌42株(31.82%),其中株铜绿假单胞菌16株,肺炎克雷伯菌14株,大肠埃希菌12株.耐药性:对于各种抗生素,肠球菌的敏感性均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性均为100.00%,与其他抗生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大肠埃希菌敏感性均为100.00%,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均为85.70%,铜绿假单胞菌敏感性均为75.00%,且与其他抗生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可由多种病原菌致病,且病原菌耐药性较强,因此需加强检验各类病原菌,以期为患者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糖尿病足部感染病原菌检验耐药性

    1例下肢静脉溃疡应用湿性敷料联合压力疗法的护理体会

    谭砚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下肢静脉溃疡采取湿性敷料联合压力疗法的护理效果.方法 1例下肢静脉溃患者为沐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2018年9月8日收治,确诊为是右下肢静脉性溃疡,通过全身评估、局部伤口评估等法确定其护理难点,并遵循湿性愈合理论,选择合适的湿性敷料,配合压力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指导.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该例经过2周的治疗护理,该患者的右下肢静脉性溃疡面积缩小并结痂愈合,患者满意.结论 对采用湿性敷料联合压力疗法治疗的下肢静脉溃疡的患者重视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处方,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

    静脉溃疡湿性敷料压力疗法护理

    丹参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在妊娠晚期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探讨

    刁慧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评价丹参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在妊娠晚期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采取随机盲选法,对该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6例妊娠晚期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各组38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实行丹参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D-二聚体及下肢小腿周径差.结果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的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5%,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93,P<0.05).(2)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5.26%和对照组的26.32%对比显著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52,P<0.05).(3)对照组,治疗后D-二聚体为(1.87±0.62)㎎/L,下肢小腿周径差为(3.08±1.09)㎝;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为(1.31±0.58)㎎/L,下肢小腿周径差为(1.62±0.78)㎝;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3、6.289,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妊娠晚期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采取丹参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效果显著,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妊娠晚期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效果

    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

    王霞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为例,对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对其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该次将该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孕产妇1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的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方法,进一步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在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3.33%,和对照组的31.67%对比显著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75,P<0.05).(2)观察组,护理前VAS评分为(5.68±0.34)分、护理后为(1.68±0.35)分,护理前肿胀指数为(5.60±0.21)、护理后为(3.10±0.23);对照组,护理前VAS评分为(5.69±0.33)分、护理后为(3.08±0.42)分,护理前肿胀指数为(5.61±0.19)、护理后为(4.29±0.25).两组护理前VAS评分及肿胀指数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93、1278,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7、5.129,P<0.05).(3)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的D-二聚体为(2.24±0.40)μg/L、血小板计数为(180.25±17.69)×109/L、凝血酶原时间为(12.73±0.57)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5.88±2.65)s;对照组的D-二聚体为(3.41±0.52)μg/L、血小板为(220.26±17.25)×109/L、凝血酶原时间为(9.12±0.91)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0.34±2.61)s.观察组的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方面,观察组则均明显要比对照组长,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8、9.264、5.163、6.728,P<0.05).结论 针对剖宫产术孕产妇,采取风险评估及个性化护理,可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所以值得采纳及应用.

    剖宫产术风险评估个性化护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观察

    郑娟娟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为例,对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案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治疗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0例采取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干预,进一步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方面均明显要比对照组短,在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腓肠肌压痛、下肢肿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做好下肢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干预工作非常关键,能够促进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降低,并提升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因此,值得推与广应用.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探讨

    刘芳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时间较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观察组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可缩短下肢骨折患者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下肢骨折围术期预见性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生活质量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与探讨

    李京霞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币随机法,将之分为两组,各45例,在围术期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取预见性护理方法,进一步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明显要比对照组长,两组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骨折围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围术期预见性护理降低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效果